猩红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305页(2744字)

猩红热(scarletfever)是由A 组B型(乙)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疹,疹退后脱皮。少数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变态反应性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传染源是猩红热病人,链球菌性咽峡炎病人和健康带菌者。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时可经过破损的皮肤或产道传播,引起"外科型"及"产科型"猩红热。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夏秋为高发季节。潜伏期1~7d。

【临床表现】

1.普通型 可分为3期

(1)前驱期:骤起发热,畏寒,偶有寒战,体温多在39℃ 左右,可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其上多覆有脓性斑片状渗出物。软腭处有细小密集的红疹或出血点。舌被白苔,舌尖和边缘红肿,突出的舌乳头也呈白色,称为白草莓舌。4~5d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红草莓舌(杨梅舌)。

(2)出疹期:多在起病12h内出疹,有时可延至2d。猩红热皮疹具有下列特点;皮疹最早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于24h内由上到下遍及全身,为红色小丘疹,呈皮样,抚摸时似有砂纸感,皮疹密集,疹与疹间呈一片红晕,偶可见正常皮肤。用手指按压皮疹可退色,暂呈苍白,十余秒后又恢复原状,故称"贫血性皮肤划痕"。面部潮红,无皮疹,口唇周围苍白,形成环口苍白圈。皮肤折叠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更密,可夹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线。皮疹旺盛时,于腹部、手足上可见到粟状汗疹。出疹期间持续发热,待皮疹遍及全身后,体温逐渐下降。

(3)恢复期:皮疹沿出疹顺序消退,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好转。皮疹消退后1周,开始脱皮,其顺序与出疹顺序一致。脱皮程度与皮疹轻重一致,皮疹少而轻者脱皮呈糠屑状,皮疹重的可呈大片状脱皮。手指足趾处皮肤较厚,脱皮也较明显,甚者呈手足套状。脱皮可持续1~2周。

2.轻型 发热,咽炎和皮疹等临床表现均较轻微且不典型,易被漏诊。

3.重型 (中毒型)本型毒血症状明显,多骤起高热,咽扁桃体炎症状重,有时并发周围脓肿。皮疹明显,常伴出血。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惊厥和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很快出现血压下降及中毒性休克,休克后皮疹褪色或隐约可见。

4.外科型及产科型猩红热 细菌经损伤的皮肤或产道侵入,故无咽峡炎表现。皮疹首先出现于伤口附近,然后向他处扩散,病情大多较轻。

【并发症】

病情较重的患儿易发生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和肺炎等化脓性并发症,也可引起脑膜炎和骨关节炎、败血症等。中毒性并发症,表现为中毒性关节炎、心肌炎、肝炎等,多为一过性,预后良好。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多见于较大儿童,在猩红热痊愈后期的数周内常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从咽拭子可培养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

2.血清学检查 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80%以上的未治疗病人,可在感染的头3周内滴度超过166妥氏(Told)单位。

3.血象 白细胞总数在10×109~20×109/L之间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75%~90%,可见中毒颗粒。

【诊断】

1.疑似病例 发热、咽痛、皮肤出现充血红点疹或充血粟粒疹。

2.确诊病例

(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折处有皮折红线(巴氏线)。

(2)发病1~2d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褪色,2~5d后消退。

(3)退疹1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

(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B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

(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B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

(7)红疹褪色试验阳性。

(8)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阴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4和1,或2,或3。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5或6或7或8。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红斑毒素所致的猩红热样皮疹,猩红热样药物疹和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预防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隔离至皮疹消退。给予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给予充足的水分。

2.抗生素 其他A组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每日10万~20万 U/kg,静脉滴注,连用7~10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对中毒型伴有休克者,则应在加大青霉素用量的同时,依据治疗中毒性休克的原则积极进行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氧,输新鲜血等。

3.隔离传染源 猩红热病人,同时患急性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病人,健康带菌者都是传染源,均需隔离,对密切接触病人的小儿易感者,可给予肌内注射青霉素3~4d。

上一篇:登革热 下一篇: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