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测定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613页(1802字)
中心静脉压(cu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其正常值为6~12kPa(6~12cmH2O),它对了解患儿循环情况有一定价值,它能指示出维持人体有效循环三个主要因素的关系--血循环量、心脏功能及血管舒缩能力的综合反应,由于中心静脉压避免了静脉瓣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病人的血容量,心功能等功能指标的反映,较周围静脉压更为直接和准确。
【适应证】
1.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非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2.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的鉴别诊断。
3.指导大量补液时的速度和液量,使能迅速补充血容量,又不至于发生负荷过重。
【检查方法】
1.在输液管下端接一三通管,一端接静脉导管,一端接测压管,另一端接输液瓶,测压管垂直固定。
2.一般选用肘正中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测上腔静脉压力;也可选择大隐静脉,测下腔静脉压力。
3.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放无菌巾。
4.静脉穿刺或切开后插入导管,至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交界处。
5.调整测压管零点与右心房中点(腋中线)同一水平。
6.测压时先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待液体充满测压管后关闭输液管,再将静脉导管与测压管相通,则测压管内液体迅速下降,到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液面在测压管零点以上的水平即为中心静脉压。
7.不测压时应将输液管与静脉导管相通,可进行输液并保持导管通畅。
【结果判断】
1.中心静脉压下降伴血压下降者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快速扩容;不伴血压下降者提示心房收缩良好,血容量轻度不足。
2.中心静脉压正常伴血压下降,提示心脏排血量降低,血容量不足或正常。
3.中心静脉压升高伴血压下降,提示心脏排血量降低,血容量相对过多,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不伴血压下降,提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血循环阻力增加。
【注意事项】
1.测压时,一定先以液体注满静脉管,然后再使测压管与导管相通,看血压管液柱逐渐下降,切不可先直接使导管与测压管相通,看静脉血自导管流入静脉压管的高度来测量压力,这样血液容易在导管或静脉管内凝固,造成栓子。
2.如测压过程中发现静脉压力突然波动性升高时,很可能导管尖端进入右心室,应立即退出一段后再行测压。
3.如导管无血液流出,则不能反映压力变化,可用肝素或枸橼酸钠冲管,如导管阻塞,应另换一导管,以免导管内血凝块冲入静脉,造成栓塞。
4.测压导管不宜留置太久,一般不超过72h,在动、静脉压平稳后,立即拔出,时间过长,易发生静脉炎或形成栓塞,导管留置期间应定期用上述抗凝剂冲管。
5.有明显腹胀,肠梗阻或腹部巨大肿瘤时,经大隐静脉测得中心静脉压数值升高,但并不代表真正的中心静脉压。
6,肺部疾患也常使中心静脉压测值偏高。
7.被测量的小儿必须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小儿烦躁、憋气、用力均可使静脉压大幅度升高。
8.静脉切开的刀口应保持无菌,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