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澳门手册

澳门戏剧、电影

书籍:澳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南人民出版社《澳门手册》第235页(1251字)

澳门的粤剧因为是地方剧种,受到广泛欢迎。清代同治年间,福隆新街上就建起了澳门最早的清平大戏院,后又相继建起了平安戏院、永乐戏院等,澳门到处可见粤乐粤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香港相继沦陷,澳门因种种特殊原因未被日寇占领,许多粤剧名伶云集澳门,如千里驹、师曾、薛觉先、白玉堂、谭兰卿、任剑辉、余丽珍、麦炳荣、卢海天等,都在澳门粉墨登场,为澳门戏剧史留下了一段佳话。名震全国的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更是在澳门崭露头角,使粤剧艺术更上一层楼。话剧的演出虽不及粤剧普及,但数十年来却成为颇具实力的剧种。据记载,早在1905年前后,孙中山的得力助手陈少白就为宣传革命创设了戏剧学校,并创作排练爱国话剧,在香港、澳门演出。其后,香港一批戏友也在澳门成立优天社和优天影剧团,演出揭露官场内幕与黑暗的戏剧,使粤方言的话剧在澳门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发端。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话剧大本营仍在广州,澳门的戏剧处在开始阶段。日本侵略中国,广州沦陷,很多学校从广州迁到澳门,一批话剧积极分子也拥至澳门。卢敦和李晨风组织的时代剧团,排练演出了《大刀王五》、《鬼夜哭》等话剧。张雪峰等成立艺联剧团,排练演出了《茶花女》、《雷雨》、《日出》、《明末遗恨》等。梁寒淡、关存英、张雪峰等组织了中国旅行剧团广东话剧组,在澳门域多利戏院排演了大型历史剧《武则天》。一批知名演员积极参加演出,先后组织成立了前锋剧社、晓钟剧社、绿光剧社等,演出了《九一八以来》、《最后一计》、《布袋队》等抗日戏剧。1944年,李亨等组织成立了中流剧团,演出了《原野》、《孔雀胆》、《北京人》等。抗战胜利后,赵健、黄新、钱拾粟等组织了海燕舞台服务社,后更名为海燕剧艺社,演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大型话剧《屈原》、《雷雨》、《林冲夜奔》、《梁祝》、《搜书院》等。20世纪60年代,澳门的中华教育会戏剧社先后排练演出了《南海长城》、《刘胡兰》、《年青的一代》等。镜湖医院话剧组演出了《红灯记》、《沙家浜》等。显然,澳门话剧受内地影响较大。70年代末,海燕剧艺社渐渐恢复活动,相继成立了一些新戏剧团体,主要有澳门剧社、晓角业务话剧研进社、艺苗剧社等。80年代,戏剧愈加发展,民间戏剧团体多达14家。官方的文化司署、市政厅等每年举办艺术节和全澳话剧汇演,使近年澳门戏剧艺术从创作到演出都有了很大提高。澳门教育司对学校的学生话剧也予以支持。文化司署开设了演艺学院,聘请戏剧行家经常举办编剧、导演、化妆、演技等方面的培训班。澳门最有特色的是一批老年戏剧爱好者,编排演出的“老人话剧”,反映出老人对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视和投入。目前,澳门戏剧活动比较普及。澳门的电影创作比较薄弱。不少片商经常选择澳门作为拍摄场地,也有澳门富商投资协助邻埠电影人拍片,但完全属于澳门的编导电影。直到80年代才成立了第一家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出品了徐新编撰的《夜盗珍妃墓》,打破了这一零的记录。近年,该公司又拍摄了反映中葡两国青年人爱情故事的《大辫子的诱惑》。

上一篇:澳门诗歌 下一篇:澳门美术、摄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