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香港手册

英国占领前的香港地区

书籍:香港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香港手册》第21页(1475字)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半岛和新界。1644~1841年,即英国占领香港地区前,香港岛最晚在明代已有人聚居,赤柱(村镇)住有2000余人,筲箕湾(石矿,大村落)住有1200余人。岛上其他居民点有黄泥涌(农村)、香港(大渔村)、公岩(石矿,贫穷村落)等10多个村落,居民在5~300名不等。居民多为渔民、农民及打石工人。赤柱是港岛人口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居民从事农耕、商业及腌晒咸,是一个相当繁荣的渔港市镇。香港岛上的居民已建有最少10座庙宇,香火最盛的是天后庙。天后(妈祖)是福建、台湾等地区民间供奉的海神,港岛居民供奉天后,在宗教信仰方面与福建等地居民完全一样。清政府在岛上派驻由千总、把总等统率的正规军绿营兵,其驻防和巡逻的地区称汛地。清朝的法律在香港岛具有充分效力,港岛的地方事务多由当地耆老按照清朝法律和乡约处理。史料证明,港岛实行与大陆相同的保甲制度,并实行与当时中国大陆相同的土地制度。1860年以前,九龙半岛不仅是广东海防要地,而且清政府在这里建有城寨,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发展。清朝初期,清政府为抵御海寇,实行沿海迁界。1668年(康熙七年)恢复旧界,并在新安县沿边设墩台21座,以巩固海防,其中在九龙墩台派驻防守士兵30名,后改为九隆汛。工部尚书杜臻被康熙帝派到广东和福建巡视复界后,增加了九龙台的驻兵。乾嘉年间,为防御沿海寇患和西人东来的威胁,清政府在沿海增设了更多的汛营及炮台。1810年(嘉庆十五年),新安知县李维榆请求原佛堂门炮台一座移建在九龙寨海旁,经总督百龄批准,于1811年建成。这个炮台周围长31丈,南面安炮8位,其余3面是墙,东边开门,内有官厅、兵房共10间。道光初年,此台由千总一员,外委一员,率防兵38名驻守,九龙海口汛则拨兵10名驻守。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该炮台由千总一员,配台兵丁42名防守,另有协防外委带兵20名分驻九龙海口汛。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多次觊觎九龙,为加强该地防卫,1846年,清廷决定在九龙兴建城寨,1847年4月建成。整个城寨为军事建筑:石城一座,周围长180丈,高连垛墙1丈8尺。后山建粗石围墙一道,长170丈,高8尺,厚3尺。并筑有军事设施,配有炮台。将原有的九龙炮台南面炮墙加厚增高,内部的官厅、兵房一律修葺,九龙防务得到进一步加强。新界在被英人强租以前,清政府在这里已建立了比明代更完备的防卫体系和政权机构,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早在明代,新界及离岛在一些战略性地点如佛堂门、龙船湾、大澳、浪淘湾就已设有汛站。康熙年间在这个地区增设了墩台。雍正年间,在佛堂门及大屿山增建炮台各1座。乾嘉两朝,清政府在沿海增设更多汛营及炮台。新界地区归新安营防守,管辖屯门及大埔等墩台。之后,各离岛的防务由大鹏所防守营负责,设有大屿山水汛、东涌口汛、大屿山炮台。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在东涌口增建汛房,并在该处石狮山脚加建炮台2座。1832年(道光十二年)再加筑围墙,扩建为东涌所(寨城)。道光初年,设在新界地区的汛营和驻兵续有增加。该地区的防务由派驻在新安县城的守备负责,其下设有把总及外委一员,率兵16名驻屯门汛,另外又拨兵60名分防其他各汛,如大埔头汛、城门凹汛及横州汛等。麻雀岭汛有把总及外委各一员,率领防兵28名驻守;大屿山炮台设有千总一员,率领48名兵丁驻防;另有30名兵分防大屿山汛及东涌口汛。由清初至1898年,新界本土及离岛都属于新安县的范围,道光二十三年以前由官富司巡检管辖,后改属九龙司巡检管辖。

上一篇:香港历代建制 下一篇:香港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