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42页(2669字)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涉及戏曲起源和发展、作家作品的评价以及戏曲理论等方面,共发表学术论文1200篇左右。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的变化上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建国至1966年以前,研究者们力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戏曲的兴起、发展、繁荣、衰落的原因和状况,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解释。例如周贻白的《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张庚的《试论戏曲的起源和形成》、王季思的《我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都致力于戏曲发展总的规律的探讨。
在对作品的评价上,大都着重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考察,从作家对人民的态度,与当时进步思潮的联系,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揭露抨击程度上,来判断作品的思想倾向性。重要的文章有:郑振铎的《人民戏曲家关汉卿》、李健吾的《关汉卿创造的理想性格》、戴不凡的《关汉卿笔下妇女性格的特征》、邓绍基的《论关汉卿的戏曲创作》、邵曾琪的《洪升的〈长生殿〉传奇》、黄天骥的《孔尚任和〈桃花扇〉》、徐朔方的《汤显祖和他的传奇》等等。他们重视对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重要作家的研究,并对他们的身世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作了大量的分析和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论证。
对于古典戏曲的艺术特征,大多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些研究者还致力于作家生平、事迹材料的发掘和考订。专着如孙楷第的《元曲家考略》,论文有蔡美彪的《关于关汉卿的生平》、赵万里的《关汉卿史料新得》、冯沅君的《王实甫生平探索》、徐凌方的《元曲家白朴及其创作》等。
1958年,关汉卿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内开展了纪念关汉卿戏曲创作700年的活动,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还出版了《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关汉卿研究》等论文集。《关汉卿戏曲集》也由吴晓铃等编校问世。
与此同时,王卖甫的《西厢记》也受到普遍的瞩目,戴不凡的《论崔莺莺》、霍松林的《〈西厢记〉简说》等论着和吴晓铃、王季思校注的两种《西厢记》校本也相继出版。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学术界曾对历史剧的概念特征进行过讨论,其中涉及了古代戏曲的内容,如对《琵琶记》的思想倾向,也进行过专题讨论,有《历史剧论集》和《〈琵琶记〉讨论专刊》行世。
在资料方面:郑振铎主持影印了《古本戏曲丛刊》一、二、三、四、九共5集,为戏曲研究创造了条件。中国戏剧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10册、傅惜华的《中国古典戏曲总录》,都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他专着还有:周贻白的《中国戏曲史长编》冯沅君的《古剧说汇》、严敦易的《元剧斟疑》、赵景深的《明清曲谈》、《读曲小记》等。
1976年以后,古典戏曲在研究方法上有长足的进步,研究的视角也有新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者更多地注意到封建时代戏曲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倾向的复杂性。对于历来毁誉不一或毁多誉少、存在较多争论的作家作品,例如对马致远的创作和思想、李渔的身世和创作、金圣叹的文学理论、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进行了讨论和再评价,试图把这些作家放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去考察,力求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以纠正过去研究中的偏颇。同时,更多地注意到作品的个性与作家思想性格的关系。
二、综合研究引起广泛的重视。例如从题材上,对每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公案剧、历史剧、爱情剧、水浒剧、三国剧、神仙剧的特征和演变以及它们的发展与时代和作家思想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寻找规律性的因素。这种方法比单纯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视野较为开阔。
此外,研究者将作家、作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尝试将中、外戏曲的某些现象进行类比,把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用于古典戏曲研究领域。例如将《灰阑记》与德国戏剧进行比较,把《赵氏孤儿》同英国、法国小说联系研究,把汤显祖的作品与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平行比较等等。
三、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还将戏曲与绘画、宗教、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审美思想、种族特质相联系,试图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探求汤显祖“四梦”中的佛学禅宗思想、哲学、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桃花扇》,从社会心理状态的改变分析元代杂剧等等,这一切都引起了研究界的注意。这种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全面、深入地把握作家、作品和戏曲艺术的特征及发展。
这一阶段的戏曲专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有进展。张庚、郭汉成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古代戏曲历史着作,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力图从戏曲文学和舞台艺术两个方面寻找戏曲艺术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规律。
章培恒的《洪升年谱》、袁世硕的《孔尚任年谱》以搜罗宏富、考订翔实赢得学术界的好评。刘世德的《清代曲家考略》填补了清代戏曲家研究的空白。而任二北的《唐戏弄》、钱南扬的《戏文概论》,可算作一个方面的权威着作。董每戡的《说剧》对戏曲史中30个问题作了专题论述,颇有独到见解。徐扶明的《元代杂剧艺术》对杂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严敦易的《元明清戏曲论集》汇集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对具体问题有一得之见。蒋星煜的《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对明刊《西厢记》一些不易见到的版本进行了细微的比较介绍,使读者大开眼界。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戏文、杂剧、传奇存目汇集在一起,尽可能作了考订,并附有本事,颇有参考价值。
古典戏曲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对三、四流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不够,因而影响了对一个时代创作面貌的深刻、全面的理解和对戏曲内在规律的把握。此外,对戏曲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的研究尚嫌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