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国家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72页(2480字)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对包括德、奥、瑞在内的德语国家的文学研究工作尚处于拓荒时期。新中国缔造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语文学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获得了蓬勃发展,昔日的落后面貌大为改观。在德国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等体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翻译过来的德语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小说数量历来占多数,而对小说的研究却很少。近年来,情况有了改变。杨武能(《论〈维特〉与〈维特热〉》等)、陈恕林(《霍夫曼及其评价问题》)、章国锋(《论伯尔同情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和张佩芬(《启示录式的艺术品》)分别探索了歌德、霍夫曼、伯尔和迪伦马特的小说创作。诗歌的研究也有进展。冯至除潜心钻研歌德诗歌(《歌德的格言诗》等)外,还撰写了一系列文章论述海涅的诗歌。他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译本写的《译者前言》对海涅这一代表作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张黎的《关于布莱希特诗歌的札记》对布莱希特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以及诗人同表现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年来,戏剧研究很有起色。对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我国学术界一向怀有浓厚的兴趣。郭沫若在1954年写过《〈浮士德〉简论》,对浮士德的悲剧、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这对人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与作者的关系等作了深刻的分析。冯至写的《海伦娜悲剧分析》(《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2辑)则不仅深入地分析了海伦娜的形象,同时还论证了歌德某些言论与实践的不一致性。中年学者范大灿、高中甫和杜东枝等也为《浮士德》的探索作出了贡献。杜东枝的论文《论歌德的〈浮士德〉》,深入地分析了浮土德与靡非斯特这对艺术形象,对那种认为前者是“肯定”力量、“善”的代表、而后者却纯粹是反面形象的看法提出了异议。董问樵的新作《席勒》(1984),是目前我国介绍和研究这位德国古典作家的唯一的一部专着。全书不乏独到、精辟的论述。对现代剧作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对迪伦马特(叶廷芳:《〈迪伦马特喜剧选〉译本序》)和弗里德里希·沃尔夫(汪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戏剧的先驱——弗利德里希·沃尔夫》)戏剧的探索已经展开。随着布莱希特代表作《伽利略传》1979年在我国舞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成功演出,近年来我国戏剧界和学术界掀起介绍和研究这位现代戏剧大师的艺术与理论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伽》剧的上演到1982年,我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伽》剧和布氏戏剧艺术与理论的评论文章,就多达44篇。外国戏剧在我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实属罕见。1985年4月由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等单位发起的我国“第一届布莱希特讨论会”(配合会议召开,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分别赶排了布莱希特的另外两个剧作——《高加索灰阑记》和《四川好人》),把布氏戏剧的介绍与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黄佐临撰写过一系列文章阐述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卞之琳的《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1962年以连载形式发表,1980年汇编成册出版),则是目前我国研究布莱希特戏剧的唯一的一部专着。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这位德国戏剧大师的戏剧成就和艺术特色,并同外国某些假研究布莱希特之名,行歪曲布莱希特形象之实的做法进行了论战。中年学者丁扬忠和张黎,对布莱希特戏剧的探索也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他们分别写了一系列论文,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戏剧理论、舞台艺术等方面研究了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新近问世的论文集《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戏剧出版社,1984年),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学者在探索布莱希特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文艺学的探索,也有较大的进展。德国的文艺理论,特别是莱辛、歌德、席勒、梅林、布莱希特等的理论,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对莱辛文艺思想的介绍,可追溯到20年代。而较全面的翻译介绍,还是新中国缔造以后。在翻译和介绍莱辛的美学名着《拉奥孔》方面,美学家朱光潜在他的《莱辛的〈拉奥孔〉》一文中,透辟地阐明了这部名着的基本思想、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它在如何批判地继承遗产,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革命性与科学性如何结合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关于莱辛的《汉堡剧评》,译者张黎(汉堡剧评》译本序)和汝信(《莱辛的〈汉堡剧评〉》)分别作了很好的评介。缪朗山的遗作《莱辛的戏剧理论》,精辟地论述了莱辛这部戏剧学名着,阐明了莱辛的功绩,同时也批评了他的局限性。
在评介歌德文艺思想方面,除《歌德谈话录》译者朱光潜外,评论家程代熙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阐述歌德的文艺观。对梅林和卢卡奇(卢卡奇是匈牙利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很多着作都是用德文撰写的,而且都是论述德国文学问题,因此他与德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艺思想的探索,范大灿撰写的几篇论文如《梅林文艺思想述评》、《关于卢卡奇文艺思想的几个问题》和《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对卢卡奇文学史观的述评》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近年来,西方文艺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接受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已被引进我国学术领域。张隆溪和张黎等先后发表的有关接受美学的文章,对60年代中期在联邦德国崛起的这一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作了介绍,有助于我们“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
此外,文学流派的研究也受到重视。关于现代派问题,我国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讨论尚有待深化。它的鼻祖浪漫派,在我国一向受到贬斥。近年出现重新评价浪漫派的势头。陈恕林(《德国浪漫派及其评价问题》)等撰文对过去的评价提出异议。德国浪漫派是德国文学史上问题最复杂、争议最多的篇章。要对它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有待今后的努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1982)中有关德语国家文学部分,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德语国家文学工作者的最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