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农民战争和秘密会社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33页(1867字)

史学界对这个专题的研究一直很重视,所争论的问题也较多。大体上说,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明清之际的社会性质、农民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变化。尚钺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已在开始起着本质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因素渗入了农村”。“有些地区农业经营基本上已采取了资本主义制”。“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矛盾和斗争也发生了,……主要的是城市市民反腐朽封建势力压迫和榨取的运动”(《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三联书店,1956年)。罗明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还是自然经济占着主要的地位;新的社会阶级还未产生,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尚钺同志在明清之际农民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教学与研究》1960年第6期)。戎笙则认为,“中国农民阶级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在若干方面出现了许多特点,他们直接向封建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冲击”,“中国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试论明清间农民阶级斗争的某些特点——兼论中国农民战争发展的阶段性》,《新华月报》1961年第1期)。二是对于清中叶白莲教大起义的领袖人物刘之协、王聪儿等的评价以及这次起义的历史作用的估计,也存在明显分歧。三是关于天地会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解放前的所谓天地会首倡于郑成功或成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雍正十二甲寅等说法,姑且不论;就解放以来,即有多种说法。魏建猷认为天地会这种组织古已有之,是由五斗米道式和梁山泊式这两条线发展下来的(《试论天地会的性质一兼与戴逸同志商榷》,《文汇报》1960年12月20日)。戴逸却认为天地会是由于封建末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平民力量(包括手工业工人和游民无产者)的增大,给予农民革命一定影响之下的产物(《关于天地会的若干问题一答魏建猷先生》,《文汇报》1961年1月20日)。袁定中则认为天地会是清康熙年间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融合与激化时期的产物(《天地会究竟是什么性质》,《文汇报》1961年11月10日)。蔡少卿认为“天地会起源于福建漳州地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漳浦县洪二和尚,即万提喜首倡”(《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赫治清从天地会的创立宗旨、清律中有关歃血结盟条款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论天地会起源》,《清史论丛》第五辑)。与此相关,有些同志认为天地会创立之初即己提出了“反清复明”的政治口号。有些人却认为天地会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他们对于经济上的互助、政治上的抗暴,比起‘反清复明’来更有切身之感(秦宝琦、刘美珍:《试论天地会》,《清史研究集》第一辑)。

【参考文献】:

李洵:《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

王钟翰:《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

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1980年。

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辽宁《清史简编》编写组:《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

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蕴静:《清代经济史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思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年。

何龄修、张捷夫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二卷,中华书局,1985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