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38页(1357字)
中外关系史是我国一门古老的历史科学。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代中国学者,囿于“中国是天朝大国”的陈腐观念,撰述中有明显的片面性和有妄自尊大及对世界茫然无知的缺陷。直到本世纪初,研究者才用科学的、比较的方法,结合国际学的着述去研究中外关系史,但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体系的中外关系史学,在本世纪前半叶尚未形成。到1943年,“中外关系史”的学名才开始奠立(胡秋原:《近百年之中外关系》,中国文化社,1943年),但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在解放前仍是一项“冷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开始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范晔:《后汉书》。
杜佑:《通典》。
马端临:《文献通考》。
王溥:《唐会要》。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1-1983年。
《大唐西域记》。
《法显传》。
木宫泰彦着,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
胡秋原:《近百年之中外关系》,中国文化社,1943年。
《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资料》第3辑,1983年。
藤田丰八着、何建民译:《中国南洋古代交通丛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斯坦因:《古代和阗》,牛津,1907年。
夏德:《中国古代史》,纽约,1918年。
柔克义:《佛教文化及其早期历史》,伦敦,1884年。
吕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
任继愈:《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三联书店,1963年。
黄心川:《印度近代哲学家辩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金克木:《梵语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4年。
陈翰笙:《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商务印书馆,1959年。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