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59页(1435字)

在研究史料方面还需要下苦功夫,要更多地掌握原始材料,包括思想家的原着、古籍、报刊、杂志、档案等等。2.对思想家的研究,在年谱、传记、评传的撰写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思潮角度的研究,还嫌不够。3.人物研究面还嫌太窄,需要扩大范围,除了重要代表人物外,次要的人物、反面的人物也需要研究。只有展开多面的研究,对社会思潮的理解才能更深入,更丰富。特别是对反面人物的思想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有时仅限于批判,而批判也不够细致,勾画线条很粗,不能从中得出哲理性、启发性的结论。近代思想家比较复杂,有人早期进步,后期保守,甚至反动了,在分析时,这一变化线索往往说得过于简单。4.现代政治思想史涉及范围更广,人物更多,有些思想家的思想需要重新估价,重新评定。由于现代政治思想与当前政治联系更紧密,对现代思想家评价的难度也更大。当前的研究涉及现代的阶级、集团、政党、派别、代表人物的政治活动、政治思想,说明中国现代思想史有哪些内容,至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综合评述,为什么形成这种思潮,怎样估价它们的作用等,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1985年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又出现了一批思想史专题研究着作和专题资料,说明这门学科的研究正在深入。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展,这个学科配合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更加兴旺,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岩峻、任继愈、朱伯崑编:《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人民出版社,1955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思想家研究论文选》,三联书店,1957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69年。

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张磊:《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桑咸之、林翘翘:《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

辛冠洁主编:《中国近代着名哲学家评传》,齐鲁书社,1982年。

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

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东安:《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