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评价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72页(697字)

1983年丁·路德诞生500周年之际,中世纪史学界在湖南长沙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在这次会上各家就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性质和路德评价等问题发表见解,展开热烈讨论。孔祥民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市场的开始出现,是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重要经济前提;当时主要矛盾不应简单归结为农民同封建主的矛盾,而是以农民、市民为主体的,包括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大众同封建割据势力、首先是天主教会势力之间的矛盾(见中世纪史《学术论文集》)。修海涛认为,争取民族教会的独立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的日益激化是宗教改革发生的首要原因。刘菁华认为,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封建割据势力的矛盾。于可则认为,德意志民族与罗马教皇势力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雷雨田认为,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交织。对路德的评价分歧更大。袁庆和认为,路德早期表达过人民愿望,以后则是诸侯奴仆,他的宗教改革理论和活动也堕落为加强封建割据的工具,因而不能过高评价。大多数研究者在指出路德的局限性及其对农民的背叛等过失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他在反对封建神权政治、反对神权思想奴役、维护德意志民族独立、发展德意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但各自的评价角度和分寸也不尽相同。于可分析了路德的“唯信称义”说及其政治纲领,指出他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在宗教改革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实践中始终如一,不仅是一位划时代的宗教改革思想家和实践家,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和爱国者。傅雁南对路德的经济思想作了剖析,认为他具有浓厚的反资本主义的封建色彩,不像是市民、资产阶级的代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