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93页(1064字)

关于绥靖政策的实质,史学界有四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绥靖政策的核心,是“祸水东引”。绥靖政策的执行人企图以妥协和让步促使德国与英法保持和平,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德国人对苏开战的代价。绥靖政策绝非维护和平的政策,而是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齐世荣:《慕尼黑危机的真相不容歪曲——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着作中的几个流行观点》,《世界历史》1979年第1期)。

第二种观点认为,“绥靖”作为一种政策来讲,是力求无原则地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者的贪欲,以此息事宁人,苟安于一时。张伯伦实行绥靖政策,主观上并非企图怂恿侵略者充当反苏运动中的“打手”,主要是求和避战;更具体一点说,就是他那种非常害怕战争的心理在作祟(陶樾:《两次大战期间英国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张培义在《“祸水东引”还是“避战求和”——绥靖政策的浅析》一文中,也持同样观点(《山东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第三种观点认为,绥靖政策是30年代伴随着战争策源地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它和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在形式上虽然不同,内容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把祸水东引或避战求和当成绥靖的目的显然是不妥的,两者都不是目的,而只是维护霸权的一种策略。说绥靖政策的目的是避战求和,就没有科学地揭示绥靖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而且也模糊了绥靖主义同和平主义的界线。绥靖政策的真正目的是把希特勒的侵略威胁从自己身上移开,好让自己的两个敌人去互相消耗、互相削弱。(高明振:《祸水东引析考》,《华中师范学院》1982年第2期)。

第四种观点认为,绥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丢卒保车,牺性弱小国家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许多研究者都持与此相似的观点。

绥靖政策结束的时间问题,基本有三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1939年3月张伯伦代表英、法两国宣布全力支持波兰政府并保证波兰独立,标志着历史的演进终于使张伯伦基本上改变了绥靖政策。另一种意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1940年春天德国进攻法国,张伯伦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