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712页(3066字)

【释义】: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系指脑内血管病变破裂引起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急骤升高时破裂所致,也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少数由血管畸形、血液病、溶栓或抗凝治疗、结缔组织病、肿瘤等所致。

【诊断】:

1.临床表现

(1)一般特征

1)好发于50~65岁;

2)绝大多数有高血压史;

3)少数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等;

4)常在白天活动中起病;

5)诱发因素常为体力劳动过度,用力排便,情绪变化等;

6)突然起病,发展急骤。

(2)常见症状和体征

1)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2)肢体瘫痪和(或)感觉障碍、言语不清或失语等;

3)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4)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

5)大小便失禁,消化道出血;

6)严重者呼吸不规则,深沉带有鼾声。

(3)局灶体征

1)内囊基底节出血 病灶对侧出现“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病变时伴失语。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脑膜刺激征可阳性。内囊外侧出血范围小者,症状和体征表现较轻,可无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

2)脑桥出血 一侧脑桥出血意识障碍可不严重,可有眩晕,复视,呐吃,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及交叉性瘫痪和(或)感觉障碍等。如双侧脑桥受累,则为深昏迷、四肢瘫痪、瞳孔针点样,少数呈去脑强直表现和中枢性高热。

3)小脑出血 起病时意识清,有眩晕、枕部剧烈疼痛、频繁呕吐、眼震、语言含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如出血继续发展或严重出血进入昏迷,可产生急性枕大孔疝,短时间内呼吸心跳骤停。

4)脑叶出血 主要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为主,也可出现各脑叶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癫痫部分性发作、单瘫、偏瘫、肢体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

5)脑室出血 大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内的继发性脑室出血,少数为原发性,表现为突然昏迷加重、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四肢弛缓性瘫痪、瞳孔极度缩小,可见阵发性强直痉挛或去脑强直状态,呼吸深沉带有鼾声,体温升高,生命体征不稳定,预后极差。

2.辅助检查

(1)头颅CT 有条件单位应作为首选,发病当时即能显示高密度出血灶。

(2)腰穿检查 如无CT,且病情不十分严重,亦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者,难以与缺血性卒中鉴别时,可慎重进行腰穿,常显示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血性。有明显颅压增高者,有脑疝征象或小脑出血者应禁止行腰穿检查。

(3)脑血管造影术 为寻找出血原因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等可予以检查。

3.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蛛网膜下隙出血及引起急性昏迷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低血糖昏迷、尿毒症、肝昏迷、CO中毒、药物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等相鉴别。

【治疗】:

1.急性期处理

(1)一般处理 减少搬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营养,防治并发症。

(2)调整血压 适当应用降压药使之维持在发病前原有水平或19.95~21.28/11.97~13.3kPa(150~160/90~100mmHg),避免降压过快或低。如收缩压超过26.6kPa(200mgHg)时,可给予利血平0.5~1mg肌注,或可乐定0.075~0.15mg肌注或静注。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每6~8小时1次。甘油果糖250ml静滴,每日1~3次。地塞米松10mg静滴,每日1~2次。呋塞米(速尿)40mg静注,每日3~4次。人体白蛋白静脉滴注,根据病情应用。

(4)止血剂 对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无效果,但对点状出血、渗血,特别是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可使用。

1)6-氨基己酸(EACA) 4~6g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ml静滴,以后每4小时2g维持1~2d。

2)对羧基苄胺(PAMBA) 400~600mg加入补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3~5d。

3)其他止血剂 如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巴曲酶(立止血)等。

(5)中医中药 促进血肿吸收作用。

(6)手术治疗 清除血肿,降低颅压,挽救生命,促进功能恢复。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肿碎吸术,脑室内大量积血可行脑室引流。

1)大脑半球出血者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意识障碍呈进行性恶化者,出血量>30ml,全身情况良好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小脑出血经CT检查血肿直径在3cm以上或出血量>10ml者,应积极考虑手术。对3cm以下者如病情不断恶化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2.恢复期

(1)康复治疗 与脑血栓形成相仿(见7.3.2节)。在病情稳定后48h尽可能早期康复治疗。

(2)积极控制高血压,消除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

(3)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

(4)服用改善脑微循环和代谢药,参见脑血栓形成(见7.3.2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