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27页(1469字)
【释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坏死为主要特点。常由于肠道缺氧、缺血,摄入高渗饮食或感染诱发本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及宫内窘迫、苍白窒息、肠道或全身感染者。男婴较女婴多见。大多发生于生后2周内。
(1)腹胀 常为首发症状。先为胃潴留、而后全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发展为腹膜炎,肠穿孔时,腹壁皮肤红肿发亮有肌卫和气腹。
(2)呕吐 呕吐物常带胆汁或咖啡样物。
(3)腹泻、血便 肉眼鲜血、果酱样或黑便或仅镜检潜血阳性。
(4)全身症状 可有体温不升,神志萎靡,反应低下,黄疸,休克等。严重者可有DIC。早产儿易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潜血试验阳性,粪便培养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等多见。
2)血象 白细胞增高,核左移,血小板多降低。
3)血培养 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与粪便培养可得一致细菌。
(2)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检查 示肝实区及静脉区积气。
2)X线检查 显示麻痹肠梗阻,小肠充气扩张见中小液平面,肠间隙增宽,肠壁囊样积气。重者可见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或气腹影。
【治疗】:
1.内科治疗
(1)禁食与胃肠减压 禁食时间一般10~14d。必要时胃肠减压。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试喂5%糖水2次,每次3~5ml,如未发生呕吐、腹胀等情况可改喂母乳或1∶1稀释配方奶,每次从3~5ml开始,以后每次增加2ml,切忌高渗乳汁。
(2)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维持营养 可用静脉高营养液,液量每日120~150ml/kg,热量为每日209.2kJ/kg(50kcal/kg)渐增至418.4~502.1kJ/kg(100~120kcal/kg)。可少量多次输血,血浆及白蛋白。
(3)抗生素 氨苄西林每日100~150mg/kg静注,氧哌嗪青霉素每天50~200mg/kg(分2~3次),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厌氧菌首选甲硝唑(每日7.5~15mg/kg,分2次)静注,或根据培养药敏选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指征如下:
(1)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发生气腹。
(2)并发腹膜炎。
(3)内科治疗无效,病情恶化,休克,酸中毒不能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