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10页(2516字)
近40年来,上海在耳穴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动物实验、临床实践与耳穴研究、耳针麻醉及耳穴模型等,兹分述如下。
(一)动物实验与耳穴研究
从解剖学提示,耳郭神经支配颇为特殊,它受到7条神经支配:颈Ⅱ、颈Ⅲ、三叉、颜面、舌咽和迷走神经,再加上伴随血管壁上交感神经纤维共有7条神经。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毋望远等报道:他们通过8只猴子制造人工股骨骨折形成“实验性耳郭压痛点的研究”,详细观察猴子耳郭上产生压痛点及消失的规律,又对压痛现象的神经通路传入脑部,最终到达第三脑室壁附近,为压痛点的刺激兴奋性消失的部位。另从家兔人工胃溃疡实验中发现耳郭出现大量低电阻点与胃溃疡面积的增减成正规律。各种动物实验,都反映耳郭与内脏、肢体有神经传导密切相关的联系。
(二)临床实践与耳穴研究
据“耳穴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报道: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经针刺或贴敷耳穴后血压就下降。胃部痉挛者,经耳穴针刺后疼痛即缓解或消失。血管神经性头痛者,经耳穴贴敷后头痛即缓解或消失。因椎动脉或颈动脉痉挛或扭曲者,经耳穴针刺后头晕就很快消失。因胃或球部溃疡胃酸分泌增加者,经耳针或贴敷耳穴后胃酸分泌就调节到正常状态,同时胃溃疡及球部溃疡愈合;反之胃酸分泌低者引起胃纳欠佳,经耳穴刺激后,胃酸分泌正常,胃口好转。另外因肱动脉痉挛引起无脉症,经针刺耳穴后,血管扩张恢复正常搏动。尤其在临床上遇到持续失眠20余年伴抑郁症者经持续贴耳穴1~2个疗程后,睡眠能维持6~7小时,抑郁症消失,精神恢复正常。
1.经络机制
凡针刺耳穴压痛点伴有放射传感者,其疗效更佳。有一例腰痛剧烈不能起床站立的患者,虽然数次急症用过镇痛剂,但都无效,患者经耳穴针刺腰痛穴,反应特别强烈且伴随膀胱经络有传感现象,患者腰痛立即消失,当场起身站立步行返家。另一例胆道蛔虫症患者引起胆绞痛伴发热、轻度巩膜黄染、恶心呕吐,经注射杜冷丁及阿托品后仍不见效,后经耳针刺激胰胆穴,当场出现拟似胆经传感,病人胆区痉挛很快消失,立即能起床活动。再一例左肾绞痛,曾去数家医院急症注射过镇痛剂,皆未见效,经耳穴探查发现左侧耳郭肾穴有明显压痛点,经针刺该穴后呈现肾经传感现象,肾绞痛立即解除。另一例乙型肝炎患者,经常有肝区隐痛,经针刺耳郭肝穴后呈现肝经传感现象,肝区疼痛即刻消失。还有一例前列腺肥大而引起排尿障碍患者,经针刺前列腺穴(艇角穴)后出现任脉传感现象,排尿逐渐通畅。又有一例胃痛患者,面色㿠白,满头大汗,经针刺胃窦部穴(十二指肠穴中点)后,立即引起胃经传感现象,胃痛慢慢缓解直至消失。总之,在实践中经针刺耳穴有经络传感者,疗效较好,为研究经络现象提供了有力依据。
2.免疫机制
通过详细观察20余例小儿多动症患者,经常患感冒,1年中至少有10余次有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甚至发热等症状,经贴敷耳穴约20次,在小儿多动症症状逐步好转的同时,感冒也较以往大为减少。
150例阑尾炎患者,在耳针前测得白细胞12000/mm3左右,经耳针阑尾穴后1小时测得白细胞总数下降,至7000/mm3左右,原右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笔者又为30例阑尾炎患者检测耳针前后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数的观察,发现耳针后患者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数大大增加,同步发现凡血液中细胞吞噬细菌数增多者往往症状及体征消失得较快,呈现正相关现象。
(三)耳穴模型的研究
耳穴模型:标有61个耳穴区及45个耳穴点,共106个耳穴。特点为提出了耳正面穴位与耳背面穴位基本相对应的经验总结,并设计了耳郭背面倒置胎儿的投影图。本模型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89211503)。
耳穴电动教学模型:其特点是将耳郭上106个穴区及穴点能单个显示,也能数个同时显示,并能自动地按顺序显示全部耳穴及自动讲解耳穴的位置与作用;亦能显示耳背倒置胎儿投影图。可进一步提高耳穴的教学效果。本模型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号:91215647·3)。
耳穴人体图像模型:其特点是左耳标有106个耳穴,耳背面为一倒置胎儿内脏及肢体投影图,并都用数字作为耳穴代号;右耳正、背面各用一个倒置胎儿内脏和肢体投影图,显示耳穴分布的规律,并用英文字母来标明耳郭解剖名称。本模型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号:94227846·1)。
可参见图2所示的耳郭人体投影示意图。
图2 耳郭人体投影示意图
(四)耳穴疗法工具——耳穴模的研究
耳穴模是根据病人耳郭形状、大小而制作,模上按病情取穴开穴孔,穴孔内按置磁珠(或王不留行子、药物等),戴上耳穴模后磁珠即对准耳郭各相关耳穴,产生磁场效应,按压耳穴模产生耳压效果,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耳穴模能在家自行戴取,故不需经常至医院门诊,对慢性病可作为巩固治疗。它方便、有效、无副作用、清洁,特别对老人、残疾人、出差者等无法坚持作治疗的病人,可在家自疗。也可用于对耳穴贴敷的胶布过敏者,可代而用之。
耳穴模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号:882216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