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与胆石症的耳穴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64页(1402字)

一、染色法耳穴诊断

采用耳穴染色法对88例各种类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胆囊穴进行染色法观察。

(1)用5%的碳酸氢钠(1号液)清洗耳郭,以脱去皮肤上皮脂类物质。

(2)用0.25%高锰酸钾(2号液)清洗耳郭,以氧化去除污垢。

(3)用5%草酸液(3号液)清洗耳郭,以还原去污。

(4)用蒸馏水(4号液)清洗耳郭,擦干。

(5)用棉球蘸饱染色液(5号液):配方:铬黑T0.2g,胆紫1g,85%乙醇98ml,苯胺2ml,铬蓝黑R0.2g,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在耳郭上均匀涂染2~3遍,约30秒钟左右。

(6)立即用95%乙醇(6号液)分化,即用棉球蘸乙醇轻轻冲洗2~3次,以大部分皮肤呈现本色为度。

(7)立即用干棉球擦干。

将88例各类胆囊炎、胆石症分为3大类型进行观察,现分述于下:

第Ⅰ类:在胆囊穴及总胆管穴(胰胆穴与十二指肠穴之间)染色表现浓而深,呈现片状(见图18、19),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期50例,其中手术后证实胆囊积脓,耳穴染色片状特别浓深。

图18 急性胆囊积脓呈深片状(右耳)

图19 急性胆囊炎呈浅片状(右耳)

第Ⅱ类:在胆囊穴及总胆管穴染色呈单点、双点、散在点状图象,(见图20)提示病情呈间隙期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共16例(在病房中待手术的患者)。

第Ⅲ类:在胆囊穴或总胆管穴不显出,提示为无症状性胆囊炎、胆石症或已作过胆囊截除术者共12例。

图20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呈单点,双点或散在点状(右耳)

图21 化脓性胆囊炎摘除后呈单点或散在点状(右耳)

二、典型病例

女,52岁,小学教师。患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高热、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白细胞数>1.2×108/L,右上腹部可扪及一个明显的压痛包块,在空腹下作“B”超检查:除发现胆囊内有几颗强光团外还有液性暗区疑胆囊内有脓性液体,因此决定作手术,在术前为患者作右耳胆囊穴及总胆管穴的范围区作耳穴染色,发现在该区有明显片状染色浓度很深的显示区,经手术后证实胆囊内除几颗大小相如小花生米大的结石外,还有大量稠厚的黄绿色脓液(见图21)。

总之通过此染色法使原来看不到的穴位变化呈可见状态,为传统医学的“体表与内脏相关”的学说,提供有力的科学根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