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临床心律失常诊疗手册》第376页(1149字)

(一) 手术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穿刺点设定在左锁骨中线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cm处。穿刺针与皮肤成角15°~25°,进针方向指向胸骨上凹。沿锁骨与第一肋间隙压低针头,缓慢进针。一俟见静脉血涌出,立即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取下注射器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尔后沿钢丝推送血管鞘入锁骨下静脉。抽出钢丝及鞘内芯后,送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至右心室。以负极连接心电图机获取心电图,当检获ST段呈弓背抬高图形后,可确定电极端已位于右心室内膜。连接起搏电极导线和临时起搏脉冲发生器。在心电监测下观察起搏与感知效果,并测定起搏阈值,调整起搏电压为其阈值的2倍。最后缝扎电极导管,固定临时起搏器于左上臂,记录电极插入长度。

(二) 术前准备

实施经锁骨下静脉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绝大多数均为病情骤变的危重患者,需在极短时间内恢复心律,重建循环,故所用手术器材在任何时刻均需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旦出现情况应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完成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 术中护理

心肺复苏患者必须立即开放气道,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提供所需各种器材,并严密注视病情变化,定时观察和记录心律、呼吸、神志和瞳孔等生命体征,向手术医师报告观测参数,及时作出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

(四)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随起搏夺获心室,患者神志可在瞬间清醒,但因心脑等脏器已蒙受极为严重的打击,故多躁动不安,或处极度恐惧、紧张状态之中,其时护理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以消除顾虑,减少情绪波动,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措施。

2.起搏器电极护理 患者可因体位改变或阈值升高,而致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出现起搏不良。对此需密切观察,及时报告医师,予包括提高电压、改变体位(左侧卧位)或重新安置电极位置等相应处理。

3.心电监测护理 患者需持续行心电监测,除观察记录患者心律改变外,尚应注意监测电极敷贴的完好性,以保证病情观察的连续性及正确性。

4.局部伤口护理 尽管经锁骨下穿刺途径的感染发生率较股静脉为低,但仍需密切观察,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