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颅脑CT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134页(7172字)

一、颅内非肿瘤性疾病的CT诊断

(一)颅脑外伤的CT诊断

1.硬膜外血肿

CT表现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多呈梭形均匀高密度影,CT值大约40~90HV,内侧面光滑,范围较局限。中线结构移位较轻,常伴有骨折,随着时间推移,血肿密度也可不均匀,两周以上血肿密度可略高于脑组织,也可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时间较长的血肿甚至可以钙化、骨化。

2.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根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硬膜下血肿:指3天之内发生者,多数并发严重的脑挫裂伤,好发于额极,颞极和额叶眶面。CT表现为颅内板与脑组织之间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有时也可呈“3”字形,密度均匀,CT值可高达70~80HV,血肿外凸面光滑,凹面不整齐,范围较广,占位表现比硬膜外血肿明显。一般不伴有骨折。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为发病4天~3周之内者,CT表现为血肿密度不均匀,呈混合密度或低密度影。还可以与脑组织密度相等,极易漏诊。但有以下征象可提示血肿存在:①脑白质推挤征;②单侧脑沟消失;③中线结构移位;④脑室系统变形;⑤脑灰白质结合部远离颅内板等。

(3)慢性硬膜下血肿:指伤后3周以上,血肿多呈低密度梭形,也可呈新月形或“3”字形。但由于时间不同,血肿较大,吸收缓慢或发生再出血,血肿也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

(4)硬膜下积液:系外伤造成蛛网膜裂伤、脑脊液注入硬膜下腔所致。CT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额颞骨内板下方,呈新月形均匀脑脊液密度,老年人双侧多见。应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囊肿及脑萎缩相鉴别。

3.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表现为纵裂池,侧裂池,鞍上池等处可见高密度影,CT值视出血量多少而异,约20~95HV,7天后密度逐渐减低、消失。

4.脑挫裂伤

CT典型表现为在大片不规则低密度,脑水肿区出现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常好发于皮层下,但也可位于白质深部,水肿和出血损伤范围大,可有占位表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占位效应消失,甚至出现脑萎缩。

5.脑内血肿

外伤性脑内血肿多位于脑表面。CT表现为血肿边缘不整的高密度影,周围为低密度水肿区,有占位表现,随时间推移,血肿周边开始密度逐渐减低,呈等密度或低密度,也可有钙化。外伤性脑内血肿病理改变及其演变与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相同,而好发部位不同,后者血肿常发生于基底节、丘脑区。

(二)脑血管病的CT诊断

1.高血压性脑出血

CT表现根据病理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1)血肿形成期:为脑实质及脑室内有密度增高影,在脑实质内血肿多呈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质地均匀,2~3天后血肿周围脑水肿,呈现环形密度减低区,CT值18~28HV,同时伴有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效应。

(2)血肿吸收期:为出血后约1周左右,CT表现为高密度影向心缩小,边缘模糊不清,周边低密度区增宽。随时间推移,血肿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3)血肿囊变期:高密度影消失,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比脑脊液尚高,体积逐渐缩小,2个月后血肿完全吸收形成脑脊液密度的囊腔。

增强扫描,在亚急性期血肿开始溶解时,由于血肿周围的反应性血管增生,血肿周围出现强化的高密度环,于溶解的血肿与水肿间形成“眼征”。

在急性期脑出血可破入脑室成蛛网膜下腔中,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区。根据临床观察脑出血伴有血肿破入脑室死亡率高于未破入者。

2.脑梗塞

CT表现脑梗塞发生后12小时内CT扫描往往为阴性。12~24小时CT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区,一周后,病变区边界逐渐清楚,由于脑水肿,可出现脑室变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表现。2周后病变区水肿消失。病变区的密度与脑组织相似,即“模糊效应”。在4~5周后,梗塞灶密度与脑脊液相似,病灶略小于原梗塞灶。邻近脑室脑池扩大,皮质萎缩。1周至几个月内,注射造影剂后,病变出现强化,2周左右内为增强的高峰,CT表现为环状,脑回状或不规则状强化。

脑梗塞灶的部位与形态,按血管分布区分布,以脑灰质为主,常呈楔形,好发于分水岭地带脑梗塞多呈线条状低密度区。

出血性脑梗塞较少见,为低密度梗塞区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边缘模糊。

腔隙性脑梗塞为病灶直径在15mm以下者,常位于丘脑或基底节区,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有斑片状强化。

3.动脉瘤

动脉瘤在单纯CT扫描上多不能直接显示,如有动脉瘤壁钙化或血栓机化钙质沉着时,则可见环形、圆形、不规则形钙化影,增强时可呈圆形、类圆形致密影,可作诊断,动脉瘤破裂后可根据出血的部位判断动脉瘤的部位。

4.脑血管畸形

小的血管畸形CT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如血管壁钙化时,则可见斑点状或线状致密影,增强扫描可见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不清影,典型可见纡曲管状,团块增强。如畸形血管破裂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肿。

总之,脑血管畸形最后确诊仍需要依靠脑血管造影。

(三)颅内感染性疾病

1.硬膜外与硬膜下脓肿

硬膜外脓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内缘呈等或高密度并有均一带状强化,病灶较局限,硬膜下脓肿表现为新月形或豆状边缘清楚低密度区,内缘有均一带状强化同时伴有邻近脑水肿及占位表现,可并发骨髓炎及脑脓肿。

2.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早期CT检查无异常发现,随着病情发展,蛛网膜下腔扩大,伴局限性或广泛性脑水肿。增强后,脑膜有明显线样增强。在结核性脑膜炎时,基底池环池等可显示不清。晚期可有硬膜下局限性积脓或积液。蛛网膜下腔广泛粘连,则CT显示为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与变形,脑池脑沟增宽等脑积水征象,还可见脑软化及脑萎缩。

3.化脓性脑炎和脑脓肿

(1)急性脑炎期: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增强扫描低密度区一般不发生强化,偶见斑片样及脑回样增强。

(2)脓肿形成期:增强扫描时低密度的坏死区可见环形增强及占位效应和水肿。

(3)包膜形成期:脓肿壁最少需要1~2周时间形成。典型表现为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区,周边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的环,环厚约5mm,与周围水肿带分界明显,增强后脓肿壁完整光滑,呈均一环状强化,脓肿壁CT值平均为60HV,其内脓液不被强化,平均CT值16HV。

4.颅内结核

(1)脑膜型脑结核:CT表现为基底池,侧裂池及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改变,增强后可见片状、斑块状不规则强化,还可见脑室积水扩大,并发脑梗塞等。

(2)脑实质型脑结核:脑结核瘤发生在脑实质表浅部位,可单发或多发。平扫病灶呈等密度,高密度或混合密度结节,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有时结节内有钙化。增强扫描可见直径0.3~1.3cm盘状小环影,或直径0.4~2.0cm的小结节强化,如脑实质内出现梅花状,串珠状高密度影或出现靶样征为结核瘤的典型表现,具有诊断价值。

(四)脑寄生虫病

1.脑囊虫病

(1)脑实质型:①急性脑炎型:CT表现类似于其它脑炎;②多发或单发囊型:此型最为多见,两侧大脑半球可见多发散在小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直径0.5~1.0cm,典型的囊泡内可见小结节状致密囊虫头节影。增强检查多不被强化,周围可有水肿,中线结构无移位,单发囊型为单个类圆形或略分叶较大的囊状低密度区,CT值近似于脑脊液密度,可有轻度占位表现,无增强。③多发结节和环状增强型:此型较常见,CT为大脑半球出现广泛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显示低密度区内结节状或环状强化,CT值70~80HV,个别病例环中心可见点状增强。④慢性钙化型:为大脑半球有多发圆形或点状致密影,直径2~3mm,周围无水肿,中线结构无移位,增强检查无变化。

(2)脑膜型:CT扫描不能显示囊虫病灶,仅显示脑室对称性扩大,蛛网膜下腔扩大变形,增强检查脑膜密度增高,偶有囊壁轻微增强。

(3)脑室型:囊虫多位于第三、四脑室,CT显示为脑室内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滑,CT值近似脑脊液、囊壁无强化,可造成阻塞性脑积水,梗阻以上脑室扩张。

(4)混合型:具有上述二种以上改变。

2.脑包虫病

CT表现为脑实质内巨大低密度圆形影,边缘清晰锐利,CT值近似脑脊液,周围无脑水肿,增强时无强化。当包虫囊肿破裂时,可在脑内形成多发类圆形囊肿,如囊壁钙化,可见完整或不完整高密度影。

(五)其它颅内病变

1.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T显示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斑片状密度减低,病灶为对称性,边界不明显,增强检查无强化,由于深部白质萎缩,可见脑室扩大,伴随腔隙性脑梗塞。

2.脑萎缩 全脑萎缩则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池增宽。如脑皮质萎缩仅脑沟及脑池扩大,而髓质萎缩仅脑室系统扩大。局限性脑萎缩则显示局部脑室扩大或局部脑沟、脑池扩大。

二、颅内肿瘤性疾病的CT诊断

(一)幕上肿瘤

1.胶质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40%~60%,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

(1)星形细胞瘤:CT表现为平扫Ⅰ、Ⅱ级星形细胞瘤为类圆形及不规则形片状低密度影,脑水肿及占位表现不明显或轻度,增强后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Ⅲ、Ⅳ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形态不规则,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可有点状钙化及肿瘤内出血,周围脑水肿及占位表现显着,增强后病变区内出现不规则结节状,团块状或环状强化,在厚度不一的环壁上有时出现强化的肿瘤结节。

(2)少枝胶质细胞瘤:平扫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边缘不清,常见弯曲条带状及斑块状钙化,具有特征性。肿瘤囊变则出现稍高密度影。周围脑水肿及占位表现较轻。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增强,边界清楚。

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为儿童最常见的幕下肿瘤,详见幕下肿瘤部分。

2.脑膜瘤

CT表现为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均一略高密度或等密度,常为点状或不规则钙化,肿瘤以广基与颅板相连,边缘清楚,周围水肿或多或少,有明显占位表现,肿瘤可引起局限性骨质增生,骨板受压变薄或骨破坏。增强后肿瘤为均一强化,密度均匀,边缘锐利。

3.转移瘤

表现为脑内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周围有不规则大片低密度水肿带及明显占位表现,增强后可见结节样及环形增强影位于水肿区内。

4.松果体区的肿瘤

松果体区的肿瘤包括松果体瘤及生殖细胞瘤,CT表现为肿瘤位于三脑室后部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楚,密度较高,有多发散在钙化,可有双侧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大,三脑室后缘受压呈杯口状。生理性钙化后移。增强后肿瘤均一强化。肿瘤细胞可脱落进入三脑室,经脑脊液播散,种殖转移灶亦可增强。

5.畸胎瘤

平扫为不均匀密度减低区,轮廓不整,内有软组织,脂肪密度及钙化,增强后可见形态各异的强化。

(二)鞍区肿瘤

1.垂体瘤

CT检查应以冠状位扫描为主,薄层增强扫描。CT表现为蝶鞍扩大,骨质破坏,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如肿瘤较小,可无异常发现,如肿瘤较大,突向鞍上,可见鞍上池充盈缺损,变形或消失。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呈均匀性或环形明显增强。大部分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光滑锐利。常伴鞍底下凹,两侧不对称。

微腺瘤表现为垂体内有低密度区,正常略下凹的垂体上界凸出,垂体高度大于9mm,垂体蒂移位。

2.颅咽管瘤

为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CT平扫为鞍上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晰,CT值为10~20HV,囊壁边缘有蛋壳样,斑块样钙化。实性肿瘤为均匀稍高或等密度影。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有中度增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囊壁可见环形增强。肿瘤突入三脑室压迫室间孔则造成脑积水。

(三)幕下肿瘤

1.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最恶性的胶质瘤,小儿多见。CT表现为后颅窝中线可见均一高密度类圆形影,边界清楚,偶有小低密度囊变及斑点状钙化,周围有一圈低密度脑水肿。增强后肿瘤为均匀性密度增高,边缘更为清楚,如肿瘤侵犯脑室发生闭塞则出现脑积水。四脑室可受压变形或被肿瘤充填而不显示。

2.血管网状细胞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属于良性的血管源性肿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囊性肿瘤CT表现为小脑内球形低密度影,密度略高于脑脊液,边缘锐利,囊壁可见较小等密度的瘤结节。实性肿瘤较少见,肿瘤为均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周围水肿不明显,四脑室多受压移位。增强后囊壁边缘有轻度环形增强,实性肿瘤及壁结节明显均匀性增强。

3.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为最常见的桥小脑角肿瘤,多为单侧生长,少数为双侧,肿瘤常引起内听道扩大或骨破坏,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实性等密度影,边缘清楚,增强后呈均匀一致强化,少数肿瘤可囊变,小听神经瘤可做内听道气脑造影CT扫描发现病灶。

4.其它幕下肿瘤

除上述肿瘤外,还可见小脑转移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第四脑室脉络丛瘤及室管膜瘤、上皮样囊肿等。

上一篇:肌电图检查 下一篇:神经内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