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热加工手册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书籍:热加工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热加工手册》第1079页(2235字)

15.5.3.1 什么是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局部受热,然后快速冷却,获得氏体组织的工艺.

15.5.3.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如图15-20所示.当交流电通过铜制感应器时,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磁常于是工件中就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这种感应电流有“集肤效应”,即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不均匀,靠近表面的电流密度最大,而中心几乎为零.因此,工件表面可迅速被加热至800~1000℃,而心部温度仍近于室温.被加热的深度由电流透入深度决定,而电流透入深度又与电流频率有反比关系,即电流频率越高,电流透入深度越小.因此,通过频率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的淬硬层深度.

图15-2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图

15.5.3.3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分类、工艺及应用

1.分类

根据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分为以下三类:

(1)高频感应加热(70~1000kHz);

(2)中频感应加热(0.5~10kHz);

(3)工频感应加热(50Hz).

常用感应加热设备有三种,见表15-22.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法.其透入层深度δ与电流频率f的关系为:

式中 δ——高频感应电流透入深度,mm;

μ——被加热工件的磁导率,H/m;

ρ——被加热工件材料的电阻率,Ω·m;

f——高频电流频率,Hz.

表15-22 常用感应加热设备

2.工艺及应用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过程是:

钢件:锻造→退火(正火)→机加工→调质(正火)→机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铸铁件:铸造→正火→高温回火→机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这里说明几点:

(1)电流频率的选择.一般中小型工件加热,如小模数齿轮、中小型圆柱零件用高频加热;直径较大的轴类和大中等模数的齿轮用中频加热;大直径工件(如轧辊)用工频加热.

(2)冷却.感应加热后,可采用喷射冷却法或浸液冷却法进行冷却.常用淬火介质有水、聚乙烯醇水溶液、乳化液和油.

(3)回火.淬火后,一般只进行低温(180~200℃)回火,目的是降低残余应力和脆性,而又不致降低硬度.在生产中也常采用自回火,即在工件冷却到200℃左右时停止喷水,利用工件内部的余热来达到回火的目的.

(4)选材.为保证工件淬火后表面硬又耐磨,而心部有良好韧性,一般选材为中碳钢及中碳合金钢,也可是高碳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及球墨铸铁件.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35%~0.50%的钢,淬火效果最好.

(5)淬硬层深度的确定.工件淬硬层与选材有关,还与淬硬层深度有关.一般来讲,淬硬层深度增加,强度提高,但脆性也增大因此,只要求耐磨的工件淬硬层深度可浅些,而要求耐疲劳的工件淬硬层可深一点一般而言,当淬硬层深度为半径的1/10左右时,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最好配合.

15.5.3.4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优缺点

优点是:

(1)淬火组织(马氏体)细微,力学性能好,疲劳强度及冲击韧性好,硬度也较普通淬火高HRC2~3.此外,工件表面不易氧化和脱碳,变形校淬硬层深度可控制,工艺质量稳定.

(2)淬火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3)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形状简单工件.

缺点是:设备昂贵、复杂,维修及调整要求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人员.

上一篇:渗碳 下一篇:碳氮共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