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的瓷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地质出版社《中国古瓷引鉴》第10页(2503字)
隋统一了中国,立国只有30来年(589~618年),现发现的隋朝瓷器相比之下较少。这一时期瓷器仍以青瓷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白瓷。
根据隋墓出土情况,我们可以知道隋瓷的胎子普遍较厚,胎质坚硬,釉子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施釉不到底,大多数都有垂流现象。
隋瓷大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所谓印花,是把模子上的纹饰压印到瓷胎上,使纹饰凸起,再施釉入窑;划花是用尖状工具在胎子上划出纹饰,施釉入窑;贴花是将用手捏或模印等做成的小纹饰片贴到胎子上,再进行烧制。常见纹饰有团花、草叶、莲瓣、卷叶、波浪和弦纹等,个别的也有加黑褐彩的。
隋代瓷器器型主要有四系或六系盘口壶和罐(图31、32)、龙柄鸡首壶、唾壶、多格盘、五盅盘、高足盘、瓶、砚(图33)、盘和碗(图34)等。这时的壶、罐造型比南北朝时更加瘦高,讲究曲线美,肩部大多塑贴“U”字形系,也有桥形系。鸡首壶的鸡头挺胸耸冠,手柄一端的龙首探进盘口,非常生动(彩版15)。除了鸡首壶,还有数量极少的其它动物形壶,如山东泰安旧县村出土的一件龙柄蹲猴青瓷壶,龙柄和鸡首壶类似,流则塑成一蹲猴,上肢一举至脑后抓挠,一抚膝似动。罐的肩腹之间饰有“U”形系,器体修长。还出现了双龙柄盘口壶(图35),碗多为直口深腹、假圈足稍高(图34)。盘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高足盘的足上小下大呈喇叭状。
图31 隋六系盘口壶
图32 隋四系罐
图33 隋三足砚
图34 隋青釉碗
图35 隋青釉双龙柄壶
隋代的白瓷比北朝时更加成熟。李静训墓出土的隋大业四年(608年)龙柄双连瓶和鸡首龙柄壶(彩版15),以及姬威墓出土的大业六年(610年)盖罐,胎质致密细白,釉面光润,已经完全没有北朝白瓷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现象。另外,比这两座墓早10多年的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的罐、壶、瓶、坛儿、三足炉、碗、钵、烛台、盆、瓷俑等一大批白瓷,说明隋代的白瓷已经可以成批量烧制了。其中白釉黑彩武士俑最为有名,武士头戴武士帽,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双手持剑,脚踏莲座,武士的帽子、眉眼、胡须、衣边及剑鞘等处施黑彩,是比较早的白釉高温彩绘瓷。隋代白瓷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传世隋代白瓷中,着名的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双腹双龙柄传瓶。传瓶盘口,单颈双腹,盘口两侧各塑一龙首把柄和肩部连接,颈下部两侧各有一小系,鼓腹内收,小平底,胎子黄白色,敷一层白色化妆土,施釉厚、不到底,底刻铭文:“此传瓶有囗”。根据铭文,知道此瓶名“传瓶”,式样奇特,具有典型的隋代特点(图36)。
图36 隋双腹双龙柄传瓶
15.白釉鸡首龙柄壶 隋
已知比较有名的隋代青瓷窑如下:
贾壁村窑 窑址在河北省磁县贾壁村。出土瓷器分粗细两种,细瓷的胎子灰白色,经过淘洗,杂质少,釉子青绿色,流釉现象比较少;粗瓷胎子青灰色,淘洗不精细,颗粒大,杂有黑点,釉子呈青褐色,流釉现象严重。无论粗、细瓷,胎子都略厚,釉子的玻璃质很强,里外施釉,一般外釉不到底。盘、碗等圆器里面都有较大的支钉疤痕,这是叠烧时支钉留下的痕迹。此窑瓷器基本光素无纹,有的瓷器上划有简单的花瓣纹和波浪纹,主要器型有高足盘、碗、砚、盂、壶、罐等。
安阳窑 窑址在河南省安阳市北郊。窑址出土瓷器胎子较厚,但比较细腻,灰白色,釉面玻璃光泽很强,施釉薄而匀,一般为青绿、青黄、青灰或褐黄等色。内外施釉,外釉不到底,几乎不流釉。圆器内心有支钉痕迹。装饰方法有:刻、划、印、贴,常见莲瓣、忍冬、三角、水波和草叶等纹饰,以莲瓣为最多。主要器型有:碗、高足盘、罐、瓶、杯等。
巩县窑 窑址在河南省巩县铁匠炉村。巩县窑隋代开始烧青瓷,胎子厚重灰白,釉面玻璃质很强,内外施釉,外釉不到底,以平足碗、高足盘为主要品种。
淮南窑 窑址在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窑址发现的瓷器胎子坚硬但较粗、较厚,有黑色斑点和气孔,釉子颜色青绿或青黄,很亮,施釉一般只到腹部;装饰方法有印、划、贴等,常见莲瓣、卷草、弦纹、弧纹等,器型多为小口罐、四系瓶和高足盘等,其中四系瓶在其它窑中未见。
湘阴窑 窑址在湖南省湘阴县城。窑址发现的器型主要有:碗、盘、四系罐、钵、盘口壶、瓶和高足碗等。其中高足碗、深口长颈四系壶是其它窑所没有的器型。另外还有一种盘口印花八棱形短嘴四系壶,是隋代独特器型,既保留了前朝盘口四系壶的特点,又有后世唐朝注子的风格,是承上启下的器物。湘阴窑瓷器有青釉、黄釉、酱釉等品种,一般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现象。纹饰主要是团花或卷草纹组成的带状纹饰。
邛崃窑 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固驿镇及什方堂。邛崃窑主要器型有盘口壶、罐、高足盘、平足碗等,胎子为紫红色,胎釉之间施白色化妆土,釉子较薄,不透明。
总之,无论是墓葬、窑址出土还是传世的隋代瓷器,共同特点是胎子均厚重坚致,釉厚透明,施半釉,大多垂流,有泪痕。瓶、罐类器型比前后两朝都要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