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第60页(1424字)

又称主要射击痕迹,与附带射击痕迹相对。弹头在空间飞行时与被击客体相接触的部位。主要包括弹孔、弹痕和擦带痕迹。弹孔是弹头浸彻目的物后所形成的孔洞;弹痕是弹头射击客体时遗留的第一次撞击痕迹和改变方向后所遗留的第二次撞击痕迹;擦带痕迹是弹头表面的附着物质在弹孔、弹痕周围或表面形成的带状擦痕。弹着痕迹的形态特征与弹头直径大小、弹头形状、弹头抛射角度、方向、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利用弹着痕迹对判明案件性质、分析犯罪情节、推断发射角度、距离等均有重要意义。

弹孔分为“贯通型弹孔”和“盲管型弹孔”,前者是弹头穿透客体贯通而过,形成射入口和射出口;后者是弹头未穿透客体,只形成射入口而无射出口。被破坏客体上的孔洞是否为弹孔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分析:①被射物上的痕迹特征。实践中常见枪弹击中玻璃形成的弹孔痕迹比较规则,近似圆形;孔径大于弹头直径;入口孔洞直径小,出口孔洞直径大;出口一侧被剥离呈细小而有规则的鳞片状碎屑;入口边缘有明显破碎的细小玻璃碎末;从孔洞周边向外延伸呈辐射状裂纹;孔洞周边形成比较明显而密集的同心圆状裂纹。②孔洞周围有无射击残留物。在较近距离发射弹头时,会在弹孔入口的周围留有褐黑色烟垢、火药微粒、金属屑等残渣。③孔洞处有无弹头分离物。在孔洞周围或内壁有弹头或它的披甲、弹心或弹头碎块、散弹弹塞等物时即为弹孔。④弹头穿透力的大小。飞行的弹头动能很大,穿透力很强,在木质、金属、橡胶、塑料等许多材料上,其他投掷物难以形成孔洞。根据弹孔形态可以判断射击方向。一般情况是射入口小而射出口大;入口边缘内凹而出口边缘向外翻卷;入口边缘平滑而出口有物质材料剥离、劈裂等现象;入口有黑色射击残留物,出口一般少见。人体上的弹孔,一般也是入口小于出口;入口多呈圆形、光滑;弹头穿入人体造成表皮擦伤,皮肤边缘呈齿形收缩、内凹,称“冲撞轮”;在入口“冲撞轮”内缘因人体组织炭化形成红褐色“擦拭圈”;近距离射击的入口处有灼伤特征;贴近射击时,入口常炸裂并大于出口。纺织品、竹木、金属等客体上弹头入射口特征亦较明显,易与出口相区别。

弹痕分一次弹痕、二次弹痕,甚至有第三次弹痕出现,明确区分弹痕次数对外弹道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弹头在弹着点形成第一次弹痕时,由于弹头撞击坚硬物(如混凝土、砖石块等)容易改变飞行方向产生跳弹而形成第二次弹痕。一般是被射物硬度大而入射角小时,则弹头反跳的概率就越大;入射角大,弹速高,被射物硬度不大时,就不易产生跳弹;入射角很小,弹速较高,弹头撞击到松软物体上(如泥土、水面等)也会产生跳弹。发现反跳点应对第二次形成的弹痕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便判明射入角和跳弹方向,弹头反跳出去的一侧客体表面破裂面积较大,可以根据弹痕的反跳方向去搜寻现场弹头。

擦带痕迹的形态特征常用于判断射击方向或角度。弹孔边缘擦带痕迹的宽度大致相等,分布比较均匀,呈圆形的,弹头多为正射方向;擦带痕迹宽窄不均匀,呈椭圆形时,弹头多为斜射方向。当弹头呈一定角度射击时,射击角度越小,形成的擦带痕迹越长;擦带较长的一侧是弹头射入的一侧,擦带较短的一侧为弹头射出的一侧,对不同客体,从不同角度射击,擦带分布形态可能有所差异。对擦带中的附着物质要注意保护并及时提取送交检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