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第654页(1675字)

依据车体、轮胎和附属物特征的比较对照,查明现场遗留车辆痕迹是否为嫌疑车辆所形成的检验技术。车辆痕迹的检验过程和鉴定方法与其他痕迹的检验过程和鉴定方法基本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检验可疑车辆时除对外部进行详细观察、寻找痕迹外,对车内的残留物亦应认真搜寻。例如,车内行凶留有血迹;利用车辆运载盗窃赃物遗有脱落物或丢失物。对车辆痕迹的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验应当结合进行,重点包括:①制动擦带痕迹。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常在路面上留有车轮形成的带状擦痕(刹车痕)。根据该擦带痕迹的长短、宽窄、虚实,判断轮胎规格、充气量、载重量、制动力大小等。②挫压痕迹。两车辆或车辆与其他物体相撞时,在被撞车辆、路面和其他物体上形成挫压痕迹。利用挫压痕迹所在位置判断碰撞点、撞击方向、撞击力大小,查明撞车原因。③轮胎痕迹。车辆行驶靠轮胎转动,在车辆经过地点或可能接触到的承受客体上遗留有轮胎痕迹。轮胎胎面花纹形象、磨损、修补等形态特征及其所在位置,可以作为认定车辆轮胎的依据。将轮胎表面或沟纹中的泥土、砂石等附着物质,同现场或有关可疑场所的同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对照分析或形态检验,查明车辆是否经过某一特定地区,或帮助认定痕迹是否为该轮胎所遗留。④车体痕迹。车体常常是形成痕迹的造型客体,但也可能是保留痕迹的承受客体,除在被撞客体上寻找、利用有关车体形成的痕迹之外,还应在主撞的车体上发现、利用互相撞击形成的痕迹。⑤遗留物。遗留物是车辆肇事现场最常见的物证之一,检验各种遗留物是查找车辆的重要手段。检验痕迹和实物之前均应进行拍照和记录。在车辆痕迹检验中要及时掌握发案或肇事后,是否由于某种原因有调换轮胎、修理车体某部位的可能,以防做出错误的否定结论。

在检验车辆痕迹时精确测量是常用的重要手段:①测量胎面宽度。指测量轮胎面与承受客体接触形成的痕迹宽度。测量时应选择较平坦地面上的胎面痕迹,测量尺应与行走方向垂直。直线行驶的车辆,如前轮痕迹被后轮痕迹破坏时,只测量后轮痕迹。对转弯时遗留的痕迹可分别测量前后轮胎面。如充气不足的胎面痕迹可能加宽,测量时可按轮胎面痕迹的两侧边沿进行。如车辆空驶时胎面痕迹不完整可按胎面花纹结构的对称性和局部花纹的规律性,确定两侧边沿后再进行测量。②测量轨距。指测量两平行轮胎痕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双轴车辆常因直线行驶,不易分别测得前后轮的轨距,可选择车辆转弯处,即前后轮分开的一段进行测量。③测量轴距。可在行驶、急刹车或急转弯情况下遗留痕迹中,测得轴与轴之间的距离。④测量轮径。首先应寻找出某个轮胎同一特征或附着物相邻两次印痕,测量该两个痕迹之间的距离,再除以3.1416即得到车轮直径的数据。⑤其他痕迹的测量。发现车体某部位留有被撞击的凹陷痕迹或擦划痕迹时,应测量痕迹的面积,痕迹中心点或两端点至地面的高度,并应通过测量确定车、物撞倒后触地时形成痕迹的所在部位。

检验车辆时可以根据车辆行驶过程遗留的碰撞、碾压痕迹或失落场分布形态等特征分析车辆的去向。判断方法有:①确定前后轮。转弯时前轮的摆动要大于后轮,前轮轨迹在后轮轨迹的外侧。②尘土或细砂的分布。由于车轮行驶时空气急速流动的作用,使轮胎痕迹两侧地面上的尘土、细砂等向后形成扇面。扇面展开的一端是车辆驶来方向。③被车轮压断的小树枝、草棍等,压断后张开端为车辆驶来方向;而衣服被碾压后形成的皱褶痕迹一般集中在车辆驶去方向。④粘附有泥土和雪的车轮驶上坚硬路面形成的锯齿痕迹,其齿尖指向车辆驶来方向。⑤车上滴落的液体物呈惊叹号状,其尖端指向车辆驶去方向。⑥车轮经过潮湿或污物的路面,再驶入干燥、清洁的路面时,可根据水渍污物向前特点,以及喷溅来判断车辆驶去方向。⑦刹车带痕迹重的一端为车辆驶去方向。⑧车轮通过石板等厚而平的物体时,在两侧出现车轮的断痕,其断痕较长的一侧是车辆驶去方向。⑨车辆爬坡时往往使前轮左右摆动,形成曲线形轮迹;下坡行驶轮迹呈直线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