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106页(4249字)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腹痛。以突然发作,发作间歇时缺乏异常体征为特点,为小儿急性功能性腹痛中最常见情况。最多见于小婴儿。本病属中医学“腹痛”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大多认为是对乳过敏。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受凉、暴饮暴食、过食生冷以及喂乳含糖过多为其诱因,从而导致肠中积气、消化不良及肠寄生虫毒素刺激而致。

中医学认为小儿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或跌仆损伤均可使气机郁滞,血流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从而产生腹痛。积滞实痛是其主要原因。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健康小儿突然发作阵发性腹痛,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多伴呕吐。

2.腹痛程度轻重不等,轻者发作后自愈,重者哭闹不止,翻滚,出汗,面白,手足发凉。

3.发作时全腹触痛过敏,似有腹肌紧张,发作间歇时全腹柔软,不胀,无固定压痛点或腹肌紧张,无肠型及肿块。

4.腹痛部位以脐周为主,时能摸触到索条状痉挛肠管。

5.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中止。

二、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胆脾超声及胸腹X线无异常。

〔鉴别诊断〕

1.腹型癫痫:

突然发作腹部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腹部检查正常,脑电图,有癫痫改变。

2.胆道蛔虫及蛔虫性肠梗阻:

阵发性腹痛及呕吐,可吐出蛔虫。

3.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压痛阳性。

4.胆囊炎:

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末梢血白细胞升高,核左移及中毒颗粒,B超示胆囊肿大。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寒积腹痛

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痛处喜按,面色苍白,痛甚额出冷汗,唇色紫暗,肢冷,或呕吐,腹泻,苔白滑,脉沉弦紧,指纹青红。

二、乳食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不思乳食,口气酸臭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转矢气,粪便秽臭,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苔厚腻,脉滑。

三、实热腹痛

腹痛胀满,拒按,潮热,大便秘结,烦躁口渴,手足心热,唇红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四、脏腑虚冷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暂缓,面色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五、气滞血瘀

脘腹胀闷,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触之有包块,推之不移,按之痛剧,口唇色晦,舌紫暗或有瘀点。

〔治疗〕

一、一般疗法

1.消除病因,注意保暖,对消化不良者适当减少奶量和糖量;对牛奶过敏者,可改用代乳品;上呼吸道感染者,控制感染。

2.解痉、镇静或抗过敏药物: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便秘者给予硫酸镁口服,痛甚则在除外急腹症后可注射阿托品或654-2。

3.腹部放置温水袋,温水灌肠缓解痉挛及排出积气。

二、中医分型治疗

1.寒积腹痛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养脏散。

木香 丁香 沉香 当归 川芎 肉桂

加减:少腹拘急冷痛者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常用药为当归、桂枝、细辛、白芍、吴茱萸、生姜、大枣、甘草等。

2.乳食积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香砂平胃散。

苍术 陈皮 厚朴 砂仁 香附 枳壳 山楂 神曲 麦芽

加减:腹胀明显,大便不通加槟榔、莱菔子;食滞化热者加大黄、玄明粉,去砂仁、苍术。

3.实热腹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加减:热结腹痛者用大黄、芒硝、玄参、麦冬、生地;肝胆失于疏泄者用大柴胡汤。

4.脏腑虚冷

治法:温中补虚。

方药:小建中汤合理中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生姜 饴糖 党参 白术 干姜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血虚者加当归;肾阳不足者,加附子、肉桂;呕吐者加丁香、吴茱萸。

5.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

肉桂 干姜 小茴香 蒲黄 五灵脂 赤芍 当归 川芎 没药 延胡索

加减:气滞胀痛者加川楝子、乌药;若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穿山甲。

三、针灸疗法

针灸取穴: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针与灸并用,若寒邪较重可配合神阙隔盐灸。

四、推拿疗法

1.取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逆运内八卦,推补脾土。

2.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中脘,揉脐,揉足三里。用于虚寒腹痛。

3.寒性腹痛: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捏揉一窝风,拿肚角。

4.伤食腹痛: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五、中药成方

1.元胡止痛片: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腹痛。

2.越鞠丸:适用于气滞腹痛。

3.附子理中丸、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腹痛。

六、单方验方

1.炮莪术研为细末,每次3g煎服。

2.内金9g,枳实9g煎服。

3.焦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9g,黑白丑各3g煎服,以上均用于食积腹痛。

4.延胡索0.9g,沉香粉0.6g,肉桂粉0.3g顿服,适用于寒实腹痛。

七、外治法

用淡豆豉、食盐、生姜、葱白适量,同炒至热,用细布包裹,温熨脐部,用于寒性腹痛。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当归能缓解肠痉挛,其挥发油能明显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尤其所含内脂有较强的解痉作用。茯苓与白芍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好的直接松弛、解痉作用。甘草煎剂及甙、甙元等能降低肠管紧张度,减少收缩幅度,解除肠痉挛。陈皮、青皮均能拮抗毛果芸香碱或氯化钡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作用弱但较持久。此外独活、白芷、葛根、细辛、银杏、荆芥、薄荷、黄芩、栀子、胆草、川芎、升麻、茜草、川贝、钩藤、款冬花、前胡、槐花等药理实验均证明,具有舒张肠平滑肌及解痉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