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269页(6545字)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任何一项异常。小儿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为各种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属祖国医学“惊悸”、“怔忡”、“胸痹”、“晕厥”等范畴。

〔病因病机〕

心律失常种类很多,原因各异。有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全身性疾病如全身感染、缺氧中毒、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以及麻醉、胸腔或心脏手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亦有部分病因不明。主要机理为激动形成异常,如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后除极等;激动传导异常,如传导阻滞或折返形成;激动形成并激动传导异常。神经调节异常。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部位在心脏,尚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为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实则为痰饮、瘀血、火邪夹杂等。

〔西医诊断标准〕

一、窦性心动过速

新生儿心率>200次/min,婴儿>150次/min,年长儿>120次/min。心电图P、QRS、T波顺序出现,无异常,仅频率较快。

二、窦性心动过缓

新生儿心率<90次/min,婴儿<80次/min,年长儿<60次/min。心电图P、QRS、T波顺序出现,无脱落,无异常,仅频率较慢。

三、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表现窦性P波,P-R间距正常,仅P-P间距不一致,相差>0.12秒。

四、过早搏动

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略异。P-R间期在正常范围(>0.01秒)或有干扰性P-R间期延长。异位P波之后的QRS波与窦性QRS波相同,如发生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形态有变化,如异位P波发生过早,房室结区尚处于绝对不定期,则P波之后无QRS波,为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

2.结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形态与窦性QRS波相同。逆行性P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其P-R间期<0.1秒;如在QRS波之后则R-P间期<0.2秒;也可嵌入QRS波之中,而无逆行P波。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

3.室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前无P波。其前的QRS波增宽(年长儿>0.12秒,婴幼儿>0.1秒)、畸形,其后的T波方向与之相反。如起搏点在房室束邻近,则QRS波接近正常。代偿间歇为完全性。

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性和结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为房性早搏连续出现在3次以上,R-R间隔绝对匀齐,婴幼儿心率超过230次/min,儿童超过180次/min,QRS波形态正常,如有差异性传导,则出现变异。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为连续3次以上的结性早搏,心率在150~200次/min。

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示室性早搏连续出现3次以上,心室率140~220次/min,QRS波时间增宽、畸形。可出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七、房室传导阻滞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但无脱漏。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Ⅰ型P-R间期逐次延长,终于P波后不出现QRS波。Ⅱ型P-R间期固定不变,但心室的QRS波呈规律性脱漏,房室比率大多为3∶1或2∶1。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群互不相关,P-P间隔及R-R间隔各自有其固定规律,房率较室率快。QRS波形态视起搏点部位而异,如在房室分支以上,则形态正常,频率较快,在分支下则QRS时间增宽、畸形、频率慢。

〔鉴别诊断〕

主要与特发性及功能性心律失常相鉴别。

良性早搏诊断依据:无心脏病史,常偶然发现。临床无自觉症状,活动如常,心脏不大,无器质性杂音。早搏在夜间或休息时多,活动后心率增快,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心电图示早搏呈单源性、配对型、无R落在T波上或其他心电图异常。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心气(阳)不足

头晕自汗,心悸气短,胸闷不舒,神疲乏力,动则尤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偏阳虚者面色白,肢冷畏寒,脉沉弱或沉迟。

二、心血亏虚

头晕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健忘少寐,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而数或结代。

三、阴虚火旺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

四、痰饮内阻

心悸气促,胸闷脘痞,痰多或有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若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则心悸不安,头晕失眠,胸闷烦躁,痰多,苔黄腻,脉数。

五、血脉瘀阻

心悸不宁,胸闷或痛,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六、阳气虚衰

心悸气促,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过累或紧张,预防感染。

二、中医分型治疗

1.心气(阳)不足

治法:补益心气。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 党参 阿胶 麦冬 枣仁 生姜 桂枝 生地

加减:兼血瘀、胸闷憋痛、口唇紫暗者加丹参、檀香;脾虚纳呆便溏加白术、薏苡仁、砂仁;偏心阳虚者治以温阳益气、人参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红参、制附片、干姜、炙甘草、桂枝、白术、茯苓。

2.心血亏虚

治法:养血安神。

方药:四物汤加味。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柏子仁 眼肉 酸枣仁 炙甘草

加减:兼阴虚潮热、手足心热等,去熟地加生地、麦冬、五味子;兼心气虚加党参、白术、黄芪。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加减。

丹参 当归 玄参 天冬 麦冬 黄连 炙甘草 苦参 珍珠母 龙齿

加减:心悸甚、心烦易怒加黄芩、白芍、阿胶;兼气虚加党参。

4.痰饮内阻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导痰汤加减。

半夏 橘红 茯苓 制胆星 枳实 菖蒲 炙甘草 桂枝

加减:兼有血瘀胸闷作痛,唇甲青紫加丹参、赤芍;若痰火扰心、胸闷烦躁、多啼善惊、舌红、苔黄腻,治宜清化痰热、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枣仁、茯苓、甘草、黄连、生龙齿。

5.血脉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 红花 川芎 郁金 枳壳 膝 香附 当归 全瓜萎 丹参

加减: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去全瓜萎、香附,加党参、黄芪、白芍、生地;胸闷胸痛加薤白、五灵脂;心悸失眠加磁石(先煎)、琥珀粉(另服)。

6.心阳虚衰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味。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丹参 茯苓 炙甘草

加减:兼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苔腻加陈皮、胆南星;兼阴伤、舌质偏红、脉细、无力加玉竹、天冬。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心律失常发生是否必须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慎重考虑。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不严重,发展趋势良好,以及病因治疗能够控制的,不主张应用。窦性心动过速可选用安定每日0.2~0.3mg/kg,分3次口服;苯巴比妥每日2~3mg/kg,分3次口服。窦性心动过缓选择阿托品每次0.01~0.03mg/kg,日3次口服;麻黄素每次0.5~1mg/kg,日3次服;异丙肾上腺素,每次5~10mg,舌下含服,日3~4次。室上性早搏选用心得安、异搏定、心律平,或地高辛等。室性早搏选用脉律定、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心得安、乙吗噻嗪、心律平、乙胺碘呋酮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选用异搏定、西地兰或地高辛、心律平等。发作频繁者选用洋地黄类或心得安维持治疗6~12个月。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选择利多卡因、心律平、慢心律、苯妥英钠、乙胺碘呋酮等。房室传导阻滞中Ⅱ度Ⅱ型心室率较慢者及Ⅲ度阻滞者应积极治疗,选用异丙肾上腺素5~10mg舌下含服,每4小时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每次0.01~0.03mg/kg,4~6小时1次;必要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每分钟0.1~0.2mg/kg。急性发生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静点氢化考的松,每日5~10mg,或地塞米松0.25~5mg/kg,以消除传导组织周围水肿及炎症反应。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法及剂量见表7。

表7 抗心率失常药物用法及剂量

四、病因治疗

要根据不同病因,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是纠正心律失常的重要环节。

五、其他疗法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其他严重合并症时,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并发症者可采取兴奋迷走神经法,如压舌板刺激咽后壁,诱发恶心呕吐;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吸气动作;面部浸入冷水或冰水袋放在病儿面部,每次10~15秒,1次无效,隔3~5分钟可再用,一般不超过3次;按压颈动脉窦等。快速静脉注射ATP有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并抑制房室传导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用量0.04~0.05mg/kg,于2秒内快速静注,平均复律时间在20秒内,首剂无效3~5分钟后可加倍剂量,重复1~2次。有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不全者慎用,应在心电监护条件下应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儿,可根据病情采用永久性或暂时性心脏起搏器。

六、中成药

1.天王补心丹:每次1/2丸,日1~2次,口服,适用于阴虚心悸。

2.生脉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适用于气阴两虚心悸。

3.参麦注射液:每次2~5ml,肌肉或静脉注射,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4.复方丹参注射剂:每次1~2支,每日1~2次肌注,也可静脉注射,适用于气滞血瘀心悸。

5.参附注射剂:5~10ml,每日1次,静点,适用于心阳虚衰及缓慢性心律失常。

七、单方验方

1.复方甘松汤:党参、元参各15g,枳壳10g,甘松、大青叶各9g,甘草5g,桂枝3g,适用于房早、室早。

2.苦参:每日20~30g水煎服,10天1疗程,适用于房性及室性早搏。

3.生铁落15~30g,灯心草3g,水煎服,1日1剂,用于心动过速。

八、针灸疗法

针刺内关、心俞、神门,用补法。心率快加间使;心率慢加素髎;胸闷胸痛加膻中。

〔现代研究〕

单味中药研究比较活跃。经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筛选,证实郁金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元胡的药理作用,对治疗室早、房早和结早均有效。药理研究认为万年青的根及茎,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减慢心率的功效。据实验证明苦参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搏延缓房性传导及降低自律性等作用,适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房早、室早等。其他如桑寄生黄精、附子、香附、红花、益母草、赤芍、川芎、丹参、阿胶、五味子、酸枣仁、远志、缬草、黄芪、龙骨等,对治疗早搏亦有明显疗效。炙甘草能显着减慢心肌搏动频率,并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作用加强,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人参、附子、甘松、细辛等,在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效果较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