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318页(2538字)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IgA系膜性肾炎”,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本病属中医“尿血”范畴。
〔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通过补体旁路激活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热客肾与膀胱,损伤络脉所致。反复发作则耗气伤血而成瘀。
〔西医诊断标准〕
一、病史
发病前1~3天多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二、临床表现
1.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呈发作性。常于感染后24~48h出现肉眼血尿,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消失。60%病人于呼吸道感染后再度出现血尿。
2.高血压,20%有一过性高血压。多数无浮肿。
3.少数以肾病综合征起病,出现大量蛋白尿。反复发作晚期可发展至肾功不全。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红细胞数个至满视野/HP,畸形红细胞为主。尿蛋白<1g/24h。
2.血生化:血沉、血清总补体正常,尿素氮正常或一过性升高血清IgA多增高。
3.肾活检:系膜区基质增生,系膜细胞增多,系膜区扩大,有以IgA为主的颗粒状沉积。
〔鉴别诊断〕
1.家族性良性血尿:
多有家族史,常无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潜伏期长,多在感染1周左右发病,经休息和治疗8周左右可痊愈。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湿热下注
尿频、尿赤或镜下血尿,咽赤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气虚血瘀
反复尿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暗淡,脉沉细。
三、阴虚火旺
持续镜下血尿,或轻或重,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避免抗原侵入,清除感染灶,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
一、中医分型治疗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二妙汤合小蓟饮子加减。
黄柏 牛膝 小蓟 生地 蒲黄 白茅根 茜草 金银花 白花舌 蛇草 甘草
2.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 黄芪 茯苓 白术 丹参 益母草 赤芍 鸡冠花 凤眼草 甘草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生地 丹皮 泽泻 枸杞 山萸 野菊花 旱莲草 女贞子 芡实 小蓟 甘草
二、单方验方
1.白茅根50g:水煎代茶饮,用于血尿明显者。
2.玉米须50g:水煎代茶饮,用于蛋白尿不消者。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IgA肾病伴肾病综合征可选用,遵循“首始量足,减药要慢,维持要长”的原则。每日1.5~2mg/kg,治疗4~8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后用4~8个月左右。
四、苯妥英钠
每日3~5mg/kg,分3次口服,疗程1~3个月。可降低血清多聚体IgA浓度,但不能缓解血尿的发作和肾组织学改变。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茜草双脂对IgA肾病的血尿疗效显着。雷公藤多甙治疗IgA肾病,可降低血清IgA、IgG,减少尿蛋白和红细胞。
血浆置换治疗,对恶性进展性IgA肾病患者清除IgA免疫复合物有明显疗效,但在治疗停止后肾功能继续恶化。环孢霉素A治疗对病理损害和病程自然进展均无有利影响。阿斯匹林口服可能减少IgA免疫复合物,减少系膜IgA沉积,但对改变肾功能效果如何,尚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