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468页(4054字)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对称性皮肤紫癜为主,伴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和肾脏损害。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属中医“血证”、“紫癜”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不清,大多认为肌体与感染、食物、药物或虫类及花粉等发生变态反应有关。

中医学认为多因外感风热,或内伤饮食而发。热毒内蕴,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血溢脉外所致。

〔西医诊断标准〕

一、病史

多有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疫苗接种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

1.皮疹:紫癜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常反复分批出现,可伴荨麻疹、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

2.关节症状:可有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多累及大关节,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无后遗症。

3.胃肠道症状:多有腹痛且较剧烈,同时可见呕吐,少数有便血。

4.肾脏损害: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亦可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5.腹痛剧烈者易并发肠套叠。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收缩均正常。

2.毛细血管脆性实验大多阳性。

3.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可增多。

4.有消化道出血者,便潜血可阳性。

5.有肾脏损害,尿中可见红细胞及蛋白。

〔鉴别诊断〕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疹呈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分布以颜面和粘膜居多,有血小板数量减少,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较少见。

二、腹部外科病

在皮疹出现前,如有急性腹部症状应与阑尾炎相鉴别,阑尾炎以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右下腹固定压痛,有白细胞升高。若大便见血应与肠套叠相鉴别,肠套叠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触有腊肠样肿物。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常有高热、头痛、呕吐、面色灰白、嗜睡,皮肤瘀点颜色紫黑,分布不均,脑膜刺激症阳性。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血热妄行

起病急,病前多有外感风热史,皮肤出现较多的瘀点瘀斑,斑色鲜红,或伴齿衄、呕血、便血、尿血,并见心烦口渴,或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二、阴虚火旺

皮肤粘膜散在瘀点瘀斑,时起时伏,或鼻衄、齿衄,并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三、气不摄血

皮肤瘀点瘀斑,色较淡,反复出现,常伴齿鼻衄血,面色苍黄,唇甲不华,神疲乏力,头晕心慌,饮食不振,舌淡胖,脉细弱。

四、瘀血阻络

紫斑色暗,经久不消,或有瘀块,或疼痛,痛有定处,舌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涩。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急性出血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忌食蛋白类食物,待病情稳定后酌情增加。

3.控制感染,给予大量维生素C、路丁及做局部止血处理。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血热妄行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犀角(水角代以10倍量)生地 丹皮 赤芍 焦栀子 白茅根 金银花 连翘 地榆

加减:咽红肿痛加山豆根、玄参;皮肤瘙痒加蝉衣、浮萍、地肤子;尿血加小蓟、白茅根。

2.阴虚火旺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安络。

方药:茜根散加减。

茜草 黄芩 生地 女贞子 旱莲草 玄参 蒲黄 炒阿胶(烊化) 丹皮 侧柏叶

加减:潮热加银柴胡;盗汗加骨、牡蛎(先煎);血尿明显加三七粉冲服。

3.气不摄血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党参 白术 茯苓 黄芪 当归 枣仁 木香 阿胶 龙眼肉 远志 生姜 甘草

加减:食欲不振加陈皮、焦山楂;鼻衄加茜草、炒蒲黄;便血加艾叶炭。

4.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 红花 生地 当归 赤芍 川芎 丹参

加减:腹胀便干加大黄、枳实;腹痛甚者加白芍、甘草、元胡。

三、激素疗法

一般病例无需用激素治疗,激素对紫癜效果不佳。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点,症状缓解后改口服强的松,总疗程2~3周。

四、免疫抑制剂

对紫癜引起肾脏病变,激素无显着疗效,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

五、其他疗法

1.尿激酶:每次1~2万单位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0天。适用于紫癜肾病,具有利尿消肿,减少纤维蛋白在肾小球的沉积的作用。

2.阿司匹林:适用于发热、关节肿痛。

六、中成药

1.犀角地黄丸:1/2~1丸,日3次口服,适用于紫癜血热妄行型。

2.归脾丸:1丸,日3次口服,适应于本病日久不愈,气虚无力者。

七、单方验方

1.鲜白茅根500g,煎汤代茶饮,用于皮肤紫癜及尿血者。

2.赤小豆、生薏苡仁、生牡蛎各30g,红枣5枚,生甘草3g,水煎服。用于紫癜关节肿痛。

3.防风9g,乌梅6g,生甘草3g,红枣10枚,水煎服,用于紫癜反复发作者。

4.红枣10枚,煎服,每日3次,或每次250g,煎后分数次服,用于病久过敏性紫癜。

5.过敏煎:防风、银柴胡、五味子、乌梅各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于本证风热表证偏重者。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致密性,内含葱醌衍生物,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酚也是止血的主要成分。党参、黄芪均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别是黄芪能促进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活性,显着增加白细胞总数及多形白细胞数。丹参、益母草、赤芍能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中药祛风之品有明显抗过敏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