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化脓性感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164页(3630字)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或脓拴,毒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严重的全身症状。按其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毒血症、败血症和脓血症三个类型,相当于中医的“走黄”、“内陷”。

〔病因病理〕

毒血症是指病原菌所产生的毒素,严重感染和损伤后组织破坏分解的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反应。

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感染血栓,间歇性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组织及器官内形成转移性脓肿。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内迅速生长繁殖,引起严重全身感染。

临床上三者不能截然分开,常合并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

中医认为本病或由于毒邪炽盛,内攻脏腑属正盛邪实,或由于正气不足,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属正不胜邪。

〔诊断要点〕

一、共同表现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体温可高达40~41℃。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汗出、贫血甚至神昏、烦躁、谵妄、脉快、肝脾肿大、皮下瘀斑。

3.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20~30×109/L。

二、不同表现

1.毒血症:高热前无寒战,脉搏细速较明显,血、尿菌培养呈阴性,早期出现贫血。

2.败血症:高热前有剧烈寒战,呈稽留热型,皮肤、眼结膜、粘膜常出现瘀血斑,血细菌培养呈阳性。

3.脓血症:高热前常有剧烈寒战,且寒战与高热的发生呈阵发性,发热呈弛张热型,至第二周开始出现转移性脓肿,血培养在高热、寒战时阳性率高。

〔辨证分型要点〕

1.毒邪入营:局部疮顶塌陷散漫,疮色紫滞,疮口无脓,灼热疼痛,伴高热、口渴、烦躁、溲赤便干、神昏谵妄、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2.气血亏虚:疮色晦暗、肿势平坦、漫肿不聚、疮口腐肉不脱、脓少而薄、胀痛,伴发热、神疲、少食、自汗、神昏谵语、舌质淡、苔黄腻、脉沉细。

3.热厥亡阳:肿势已消,疮口腐肉已尽,脓水稀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神疲,四肢厥冷,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4.热厥亡阴:疮口腐肉已尽,新肉不生,光白板亮,虚热不退,汗出,神情萎顿,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1.毒邪入营。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

黄连15g 栀子15g 蒲公英30g 地丁15g 生地15g 玄参15g 连翘15g 丹皮15g 赤芍25g

〔加减〕神昏,加安宫黄丸;便秘,加大黄;阴虚,加麦冬15g,石斛15g;抽搐,加犀角6g。

2.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透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

人参15g 白术15g 当归15g 赤芍15g 茯苓30g 黄芪30g 金银花30g 白芷15g 皂刺15g 蒲公英30g

〔加减〕神昏,加安宫丸;发热,加连翘15g,牛蒡子15g。

3.热厥亡阳。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

人参30g 附子10g

〔加减〕肢冷,加肉桂15g;昏厥,加牡各25g。

4.热厥亡阴。

〔治法〕养阴生津。

〔方药〕益胃汤合增液汤。

玄参15g 麦冬15g 生地15g 沙参15g 甘草10g

〔加减〕余热未消,加知母15g,地骨皮15g。

(二)内服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1丸/次,2次/日;

2.犀黄丸,3g/次,2次/日。

(三)外治疗法

1.初起:宜箍围收束。外用金黄膏、油调膏外敷。

2.中期:宜提毒祛腐。金黄膏、油调膏掺八二丹外敷。必要时切开祛腐。

3.后期:一效膏、生肌散外敷。若胬肉高突,掺平胬散,或剪除胬肉。

(四)单方验方

1.羚角1g,钩藤15g,龙齿15g,煎汤内服,适用于毒入营血所致痉厥。

2.鲜龙葵叶100g,水煎服,1~2剂/日。

二、西医治疗

(一)一般疗法

1.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2.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失衡,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

3.纠正贫血。

(二)抗病原治疗

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待菌培养回报后,根据药敏情况,调整用药。对真菌性败血症,应停用广谱抗生素或换用窄谱抗生素。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三)局部治疗

应及早清除原发感染灶,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四)对症处理

高热者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对严重病人可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使用激素。或人工冬眠。

〔调护与预防〕

1.及时正确处理原发病灶。凡生疖肿,严禁挤压及早期切开。

2.绝对卧床休息。

3.避免医源性感染。

〔现代进展〕

过去人们认为清热解毒药物普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并可以通过提高非特异的免疫功能而消除炎症。近年来大量实验说明,清热解毒药主要是对复杂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进行下向调节,由此抑制炎症,改善组织损害,即具有免疫调节剂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