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645页(5179字)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本病多见于10岁左右的儿童,好发于四肢长骨及干骺端,尤以胫骨、股骨多见。临床上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两种,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平稳发展为慢性期,则出现骨质硬化,本病属中医“附骨疽”、“附骨痈”范畴。

〔病因病理〕

引起本病的细菌很多,常见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如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均能引起骨髓炎。

骨髓炎感染途径有三种。(1)血源性感染:细菌从体内其他病灶,如疖痈、脓肿、扁桃体炎等经血行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2)创伤性感染:细菌从伤口侵入骨组织,如开放性骨折感染后发生的骨髓炎。(3)蔓延性感染:细菌从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到骨组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长骨的干骺端,细菌侵入停留、繁殖,导致骨组织坏死,形成骨脓肿,脓毒穿破骨质,形成骨膜下脓肿,经骨小管侵入髓腔。另外也可直接侵入髓腔,再经骨小管,穿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被剥离的骨膜形成一层新骨,新骨增厚形成包壳。脓肿掀起骨膜,该处骨质血循环受阻,而发生骨坏死,骨髓中脓毒的浓度增高,营养血管发生栓塞,导致广泛骨坏死。如炎症被控制,侧枝循环建立,骨质尚能再生,如与周围组织游离者即为死骨。小的死骨可吸出或从窦道排出,大的死骨需手术摘除。

中医认为附骨痈与热毒炽盛,流注腐骨,外伤感染,侵延注骨,腐筋蚀骨,正气虚弱,正不胜邪,毒邪深窜入骨成痈。

〔诊断要点〕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附骨痈):(1)发病急骤,局部肿痛,伴全身不适,寒战高热,体温高热达39~40℃,汗出热不退,倦怠食欲不振。(2)患肢剧痛、疼痛呈搏动性,环形肿胀,皮肤焮红灼热,骨的干骺端压痛明显,关节屈曲,被动体位,拒绝检查,骨膜穿刺可抽出脓液。(3)化验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在2~3万以上,血沉增快,血细菌培养为阳性。(4)X线检查:早期骨质已改变,发病2~3周以后,出现骨质疏松,干骺端有一模糊区和明显骨膜反应。4周后,出现骨破坏,干骺端处有一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死骨和包壳形成。(5)早期X线及CT检查显示病变不清,作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骨质内外及骨髓的病变。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附骨疽):(1)有急性骨髓炎的病史,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病史。(2)患肢局部有一个或数个瘘道,反复排出脓汁或死骨,淋漓不尽,时愈时发。脓液排出不畅,局部肿胀疼痛加剧,并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3)患肢肿胀较健侧粗大,皮肤上留有凹陷窦道疤痕,贴于骨干,可触及病变区骨面凸凹不平。(4)后期可见关节强直、畸形、屈曲短缩、骨折或脱位、癌变等并发症。(5)慢性期急性发作者,局部红肿剧痛、窦道溢脓,伴有寒战高热。(6)X线检查:骨膜炎性反应,骨干不规则增粗,骨密度增高,骨质破坏,有死骨空腔,新生包壳形成。

〔鉴别诊断〕

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较急,关节肿痛,呈游走性,病变在关节而不在干骺端,血沉增快,抗“O”呈阳性。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发病急骤,局部肿胀、压痛在关节处,而不在干骺端,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穿刺可抽出脓液,早期X片检查,关节间隙增宽。

3.软组织炎症:软组织炎症,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红肿较明显,压痛只限于一或两个平面。骨髓炎四个平面均有深部压痛。

4.恶性肿瘤:特别是与尤文氏肉瘤相鉴别,尤文氏肉瘤局部穿刺活检,即可确诊。患肢疼痛为主要症状,开始为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红肿症状较轻,早期骨髓炎的X线征象与尤文氏内瘤相似,但尤文氏肉瘤在X线上有软组织阴影,以后有“葱皮样”骨膜下新骨形成,骨髓炎无软组织肿瘤阴影。

〔辨证分型要点〕

1.湿热瘀阻:患肢剧痛,疼痛彻骨,环形肿胀,皮肤微红微热,局部骨干压痛明显,患肢叩击痛存在,伴有寒战高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脉数。

2.热毒炽盛:发热1~2周后,患肢疼痛剧烈,呈搏动性,明显肿胀,皮肤焮红灼热,拒动,关节屈曲,骨膜穿刺可抽出脓液,伴有高热持续不退,汗出热不退,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3.脾肾阳虚:急性症状逐渐缓解,局部破溃,瘘管反复排出脓汁,淋漓不断,脓多清稀,伴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4.气血虚弱:溃后,脓汁淋漓不断,久则形成窦道,脓液清稀,量多质薄,偶可见排出死骨,伴有头晕,神疲气短乏力,面色白,不欲饮食,舌质淡,少苔,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湿热瘀阻。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行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与黄连解毒汤加减。

金银花15g 野菊花15g 蒲公英15g 地丁15g 黄连10g 黄芩10g 黄柏10g 栀子10g 膝10g 木瓜10g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乳香10g,没药10g;湿热盛者,加木通10g,薏苡仁10g。

2.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

人参10g 川芎15g 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10g 金银花20g 茯苓10g 白芷15g 皂角刺10g 公英10 地丁10g 黄芪10g 甘草5g

〔加减〕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20g,大青叶20g,败酱草15g;便秘尿赤加大黄7.5g,车前子10g;阴虚血热加丹皮15g,生地15g,石斛10g,去人参、黄芪;高热神昏谵语者加服牛黄安宫丸。

3.脾肾阳虚。

〔治法〕湿肾健脾,托里排毒。

〔方药〕神功内托散加减。

党参10g 制附子7.5g 川芎10g 当归10g 黄芪10g 白术10g 白芍10g 木香10g 山甲7.5g 陈皮10g 茯苓10g 甘草5g

〔加减〕疼痛不减者加乳香10g,没药10g,腰酸膝软者加杜仲10g,牛膝10g,川断10g。

4.气血虚弱。

〔治法〕补气养血,扶正托毒。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5g 川芎15g 熟地15g 白芍15g 黄芪10g 甘草5g

〔加减〕食欲不振者加内金15g,麦芽15g,神曲15g;食少神疲乏力者加人参15g,陈皮10g,去党参。

(二)内服中成药

1.牛黄安宫丸,1丸必要时口服,用于高热、神昏谵语者。

2.犀黄丸,3g每日2次口服。

3.人参健脾丸,1丸每日2次,用于后期食少神疲者。

(三)外治疗法

1.急性期:(1)患肢制动,可给予石膏托、小夹板或皮牵引,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并可预防脱位或病理性骨折。(2)脓未成者:选用金黄膏、玉露膏、元柏石膏散等外敷患肢肿痛处。并可配用隔姜灸、雷火神针灸。(3)脓已形成者:选用九一丹、八二丹、五五丹作药捻,插入疮口中,每日换药一次,外敷玉露膏或生肌玉红膏。

2.慢性期:(1)溃后疮口太小或疮口腐肉不脱,可选用白降丹、红升丹、千金散作药捻,插入疮口中,使疮口扩大,脓腐死骨易出。(2)对于窦道内死骨难出者,宜用千金散,或五五丹、三品一条枪腐蚀窦道,扩大疮口,使死骨和脓腐排出,脓尽死骨排出,肉芽鲜红者可用生肌散。

(四)单方验方

1.巴豆250g,黄蜡90g。先将黄蜡加温,待熔开后,加入巴豆仁,用小火边搅边凉,以巴豆不崩裂为度,约煮10分钟,成人每次服5粒,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及老人酌减,服此药不可嚼碎,只能囫囵吞下,才完全无副作用,治愈时间为2~6月之间。

2.金银花20g,黄芪30g,野葡萄根30g,鹿角片10g,川芎10g,蚤休10g,当归10g,熟地20g,补骨脂15g,白芷10g,炙甘草5g。

加减:热重者加野菊花20g,蒲公英20g,阴虚者加生地15g,知母15g,黄柏10g;血虚者加大熟地、当归用量;脾虚湿重者加白术10g,麦冬10g,苍术10g,薏苡仁10g。

2.西医疗法

(一)一般疗法

1.休息,卧床制动,避免过劳扭伤引起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2.积极预防治疗控制感染。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一般应选用两种以上有效广谱抗菌素联合用药、首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菌素,尽快作血液细菌培养或脓汁培养。作药物细菌敏感试验,重新调整对细菌敏感的抗菌素。

2.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大量维生素C静点,多次少量输血。

(三)手术治疗

1.急性期3~4天后,疗效不明显,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日趋严重,局部穿刺抽吸出脓液,应行手术治疗,切开引流、骨钻孔或骨凿开窗引流治疗。

2.对久治不愈的瘘管窦道,可进行搔刮管壁促进愈合,对于大块死骨、包壳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和窦道,可行病灶及死骨清除、连续灌注冲洗术、带蒂肌瓣填充术、蝶形开窗等疗法。

〔调护及预防〕

1.卧床休息,患肢制动。

2.多食高蛋白质、多维生素饮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局部患肢炎症应及时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