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西北大学出版社《现代实用文体写作大全下册》第339页(4623字)

(一)回忆录的定义和特点

1.回忆录的定义

回忆录是通过回忆来描述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情景的史志性文体。回忆录可以记述亲身经历,也可以记述个人阅历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回忆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史料作用,二是教育作用;其中第一个作用是根本性的。历史家编撰历史文本时,常常把当事人的回忆录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2.回忆录的特点

(1)亲历性和目击性

回忆录重点表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特定历史,或者目击耳闻的人物和事件。古人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情景记录下来,是最可靠最可信的资料,有着其他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价值。

(2)生动性

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的经历,无需通过想像构设,情景即可在记忆中浮现,回忆录比较容易写得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因此回忆录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纪实文学的一种类型。

(3)典型性

任何一个人一生的经历都是相当丰富的,并不是任何一段生活、经历都值得写成回忆录。只有具有典型意义和深刻思想内涵那些记忆才能成为回忆录的题材。撰写回忆录,题材的选定是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回忆录的写作

回忆录如按篇幅划分,可分为长篇回忆录和短篇回忆录;如按题材划分,可分为生活回忆录和革命回忆录。不管是哪种类型,其写作都要把握好四个基本环节:题材的选定;主题的确立;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运用。这些与一般的记叙文区别不大。从结构上说,回忆录的写作有四个构件。

1.标题

回忆录的标题,可以直接叫做《××回忆录》,如成仿吾的长篇《长征回忆录》;也可以写成常规的记叙文标题,如许世友的《我在山东十六年》;还可以采用双标题的写法,如《难忘的岁月——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

2.开头

回忆录的开头有多种写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交代写作缘由。因为一种责任,还是因为一种感动,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拿起笔来写回忆录,不妨直接写出作为开头。

描述触发事件。如果是现实中的某一事件引发了回忆的思潮,可将这一触发事件描述下来,自然而然引出下面的正文。

直接交代背景。如一些老革命、老战士写的回忆录,一开头就出现“那是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的句子,毫无遮拦,直奔中心题材而去,也是一种很好的开头方式。

3.主体

主体是对中心事件的描述。如果是长篇回忆录,除了开端的引言和最后的尾声,都属主体部分。几乎全部的人物、事件、情景,都要在主体部分予以表达。所以这部分是写作的重心所在,也是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里能够提示的,主要是结构线索的安排。回忆录或者是以时间为线索,或者以空间变换为线索,或者以人物行动为线索,或者以某一物品为线索,或者以不同性质的人物事件类型为线索。掌握好了线索,才能有条不紊的展开全文的叙述和描写。

4.结尾

回忆录的结尾有总结型、评论型、展望型等多种写法。也可以不写专门的结尾,让文章自然收束。

【例文】

一段难忘的岁月

余弘达

1966年初春,我与黑江省巴彦县委机关两位年轻同志背起行李去巴彦县三山大队蹲点。

(这是一个直接入题的开头。)

三山大队比较贫困,遭灾减产犹如雪上加霜,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我们当时住在房东老唐家。因为受灾,家家户户都缺柴禾。早春时节天气还透凉,每天晚上都得把土炕烧一遍。刚来时,支部书记李忠和大队长老初帮我们搞到一些柴草,没几天就烧光了。他们和唐家老夫妇都张罗着,要再设法弄点来,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我和两位年轻同志商量,无论如何不能加重乡亲们的负担了,我们也要自力更生。我们向老乡借了绳子和耙子,黄昏时分悄悄走出村子,到地里搂起了豆叶和茅草。天黑之前,我们一行三人都背了满满一大捆柴禾进了村。村口的孩子们见了新鲜事,在后边跟着跑。乡亲们一看此情此景,竟然叫起来:“打头背得最多的那不是县委书记吗?”“是呀!是余书记!”“这怎么说的,人家是县里的领导,是来帮咱工作的,怎么能让人家自己搂柴禾呢?”一时间,村里议论开了,又是赞叹,又是劝阻。那时我们是挨家吃“派饭”,不论到哪一家都诚恳地让我们吃过饭带几捆柴禾回去。我们心领了,可一草一木也不拿,坚持每天傍晚到村外去搂柴禾。十几天下来,我们的柴禾垛堆成了小山。乡亲们看在眼里,悟在心里,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大道理不必多讲了,很快,备耕掀起了高潮。

(这是回忆录中的第一个事件,写以身作则自己楼柴禾的故事。)

三山受灾后,土地更加贫瘠,必须改土施肥,这是一项很重的农活。半化半冻的淤泥死沉死沉的,一大抬筐100多公斤,不能用扁担,得用杠子抬。我那时36岁正值壮年,每天一大早就去参加劳动,一位壮实小伙子与我一起抬。一喊号抬起来了,杠子压得吱吱响,可走起路来得带小跑,因为越慢越压得慌。一天下来肩头隆起老高,红中带紫。第二天杠子一挨肩,钻心的疼。我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好在我两个肩都能抬,可以左右轮换。这一关闯过了,我便练成了铁肩膀。和农民一起劳动很有乐趣,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同甘苦,心相通,大家无话不说,连姑娘找对象都要听听我的意见,真是成了知己。

(第二个事件是抬粪土。)

不久,“文革”开始了,县委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难以工作。眼看秋收在即,我却身陷“运动”之中,真是心急如焚。所幸党中央毛主席发出“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我们抓住时机,分头下去组织秋收,我还是去三山。

我一进村,乡亲们就围过来,关切地问长问短:“又来运动了,你受苦没有?造反的那些人难为你没有?”“看起来消瘦了,真难啊!多操心哪!”他们还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他们要打倒你,我们敲锣打鼓把你接到三山来,他们不要你,我们要你。”多好的乡亲啊!质朴的话语,纯真的感情,使我热泪盈眶,一颗受伤的心顿感宽慰和温暖。

已经挥镰数日了。那天,我们正在南地割高粱,几十号人,欢声笑语,热火朝天。我当时穿的是已经褪色、袖口磨破的紫红色秋衣,黑色条绒裤早已磨平了。从春耕到秋收,风吹日晒,脸色黑里透红,头发也一个多月没剪了。

不知什么时候,地头北边来了4位学生模样的“红卫兵”,远远地站在那里,一边观望我们,一边在争论着什么。这时有几位农民悄悄告诉我:“可能是来找你麻烦的,别理他们。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你都不要出头,一切由我们应付。”这些好心的农民执意要保护我。

歇气了,大家围坐在地头,喝水,吃干粮,抽烟,磨刀。一位农民从怀里掏出一个大饼子,掰了一大半给我。真是饿了,我大口地吃起来。一个小青年递给我一舀子凉水,我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大家一边磨刀,一边说笑打闹。那几位学生忍不住了,走过来大声说:“我们是从哈尔滨来的大学生红卫兵。我们到过县城,进了县委的四合院,一看,县委果然修了。一个共产党的县委机关,院子里不种庄稼,却种了那么多花草,这完全是资产阶级情调嘛!可见县委书记一定是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我们一路追踪,说是这个余弘达就在你们这里。赶快把他交出来,让我们带回去批斗!”农民们听了他们这一番慷慨陈词,先是一阵哄堂大笑,继而一阵沉默。几位大学生一再催问,有个小青年笑嘻嘻地迎上去说:“你们干革命够辛苦的,仔细察看察看,我们这一伙里有没有县委书记?”人群里又是一阵哄笑。几位大学生开始在人群中转来转去,瞅瞅这个,不像,看看那个,摇头。他们有些急了:“我们看不出来,你们说实话,他到底在不在这里?”小青年又笑嘻嘻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嗯,我就是县委书记,信不信?”农民们又是一阵开心大笑。几位大学生恼羞成怒,厉声喝道:“据我们调查了解,县委书记余弘达肯定在你们村里,你们如果当保皇派,一切严重后果由你们负责!”农民们更不示弱,小青年们手握镰刀怒目相视。

不能再僵持下去了,我站起来迎上去:“我就是县委书记余弘达,有什么话跟我说吧!”农民们一下把我围在中间。我劝他们闪开,让我与这几位大学生谈一谈。大学生们先是一惊,继而疑惑不解。他们交头接耳,似乎不相信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庄稼汉”会是县委书记。不是说书记都“修”了吗!怎么会同农民滚在一起挥镰割高粱呢?他们一再盘问:“你真是县委书记吗?真是余弘达吗?”我再一次作了自我介绍。他们又问农民:“他说的是真话吗?”农民们严肃地告诉他们:“这就是余弘达,他就是巴彦的县委书记。”大学生们十分惊奇和激动,好像是一个意外的重大发现。他们纷纷上前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中闪现出欣喜和信任的目光,一时说不出话来。农民们见此情形热烈地鼓起掌来。大学生们说:“今天你和农民们给我们上了一堂极为生动感人的教育课。我们回去要告诉同学们,肩膀上一定要长着自己的脑袋。要学会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人看事,不能总是戴一副别人给的有色眼镜观察世界。”一位大学生拿出相机,执意和我合影留念。小青年们兴高采烈,也一同跟我和大学生们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大学生们深情地向我鞠了一躬,转身离去。他们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转回身来向我招手 再招手。我站在路口沉思良久。

(第三个事件,也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遭遇红卫兵。全文通过这三个事件,描述了一个县委书记在特定时代的不平凡的经历,事件典型,内涵深刻。)

——选自《时代潮》2002年第6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