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压榨辊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浆造纸工业计算手册上册》第384页(3527字)

1.双辊真空压榨中一般情况下的真空辊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1)真空下压辊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①作用于下压榨辊辊壳上的合成载荷Q的计算

【公式】

式中 Q——合成载荷(N)

G——真空辊辊壳重量(N)

q——下压辊所承受的均布载荷(N/m),当真空压榨辊处于下辊位置时,q由上辊重量及附加压力所形成;当真空辊处于上辊,而在下压辊上施加附加压力时,q是由附加压力除去其相配的下辊重量的影响后所形成

b——辊面宽度(m)

QZ——毛毯张力的合力(N)

qm——毛毯张力的计算值(N/m),可取qm=19.62×102N/m(2kg/cm)

θ——毛毯在辊面上的包角(度)

Px——真空箱产生的抽吸力(N)

Px=pxαobo (1-15-344)

px——真空箱内真空度(Pa),可以取Px=7.36×104Pa(0.75kg/cm2)

αo、bo——真空箱最大箱口宽度及最大抽吸幅宽(m)

Pmf——真空箱密封条压向真空辊辊壳内圆面上的压力(N)

Pmf=2Pt(a1b1+a2b2) (1-15-345)

Pt——密封条的加压气胎中的气压(Pa),可取Pt=4.9×104Pa(0.5kg/cm2)

a1、b1——分别为纵横向密封条长度(m)

a2、b2——分别为纵横向密封条宽度(m)

γ——上下辊中心连线与铅直面之间的夹角(度)

γ=arcsin (1-15-346)

Dx——下辊直径(m)

Ds——上辊直径(m)

m——上下压辊的偏心距(m)

②真空下压辊的最大弯矩计算

【公式】

式中 M1——最大弯矩(N.m)

l——真空辊轴承中心间距(m)

b——同上

③真空下压辊的合成弯矩计算

【公式】

式中 M——合成弯矩(N.m)

M2——下压辊为主动辊时所受的扭矩(N.m),见式1-15-324

④真空下压辊的强度计算

【公式】

式中 [σw]——最大弯曲应力(Pa)

W——真空压榨辊的真空截面模数(m3),计算同普通压榨辊

M——同上

⑤下压辊的挠度计算

【公式】

式中 f——挠度(m)

q——均布载荷(N/m)

E——压榨辊体材料的拉伸弹性模数,对钢取E=16.2×1010(N/m2)

l——压辊轴承中心距(m)

b——真空伏辊面宽(m)

I——真空伏辊对于包含其轴线的任何平面的全幅宽平均惯性矩(m4)

D、D1——真空伏辊的外径和内径(m)

λ——真空伏辊的开孔率(%)

(2)真空上压辊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说明】 对于作为上压辊的真空压榨辊的强度及挠度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和步骤均可参考真空下压榨的计算方法及步骤来进行。

2.真空压榨辊本身作为加压用辊筒时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说明】 在双辊真空压榨中的个别情况下,以及在许多复式压榨中,真空压榨辊不论处于上辊或是下辊的位置时,其本身位置有时是活动的,是作为压榨辊组中施加有附加压力的辊筒来配置的,尽管此时它仍然借适当的机械机构与传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此时,其辊壳的受力情况就与上述的第一种情况不同。但对于真空压榨辊,不论是位置固定的,还是作为加压用的辊筒;不论是位于上辊还是下辊位置,在计算其强度时,都按照处于固定的下辊位置的条件来计算,因为这样是偏于安全并有利于提高真空压榨辊的通用性的。故计算弯曲应力时,仍然要用式1-15-342及式1-15-347。但计算挠度时,代入式1-15-349中的均布载荷q要视真空压榨辊的位置而定。

(1)当真空压榨辊位于上辊位置时的均布载荷qs

【公式】

式中 qs——上辊均布载荷(N/m)

qb——产生的压区压力(N)

qb=P+Pmf-Qz-Px+KG0 (1-15-352)

P——有效附加压力(N),仅指沿两辊中心连线方向上的附加压力

K——把真空伏辊全重G0分解到两辊中心连线方向上时的系数,K将取决于真空辊轴承臂(或其销轴)在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和真空辊与邻辊中心连线与铅直面所成的夹角γ,真空辊位于上方时取正值;相反K取负值。

Qz——毛毯张力合力(N)

Px——真空箱抽吸力(N)

Pmf——真空箱密封条压力(N)

G0——真空辊全重(N)

(2)当真空辊位于下辊位置时的均布载荷qx

【公式】

式中 qx——下辊均布载荷(N/m)

G——真空辊辊壳重量(N)

其它同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