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乌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1132页(11331字)

【药理研究】

1.对体重及电刺激阈值的影响

报道1[1]

药品以蒸馏水先浸30min,川乌煮沸120min,白蔹煎60min;合剂2药共煮,60min,取3次滤液合并,浓缩为100%川乌,33.3%白蔹,及含量与之相等的川乌,白蔹合剂备用。仿文献方法,投以足够的肥肉,鲜甘蓝冷开水连续8~9d,便溏甚或脱肛、体重显着减轻等体征为脾虚病模小造型成功的指标供实验使用。将造型成功的脾虚病模小鼠,测记体重、电刺激阈值后,随机分为4组,按10m1/kg/d×8灌胃给药,分别给以川乌、白蔹煎剂及川乌白蔹合剂,对照组给以同体积蒸馏水,并改投全价配合饲料,冷开水进行实验观察,所得数据经方差分析计算机程序统计处理,供分析比较用。体重及电刺激阈值的测定:如下表所示,分四组进行实验,测记给药前后小鼠的体重及电刺激阈值,并计算各组实验动物上述各值变化的百分率%,=(药后-药前)×100/药前,以其均值作比较,结果见表16-11-1,表16-11-2。

表16-11-1 给药前后体重的变化(x±s)

表16-11-2 川乌、白蔹及合剂给药前后电刺激阈值的变化(x±s)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从表中数据表明,体重的增减值药后均无差异;电刺激阈值,川乌组、合剂组与蒸馏水组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川乌组有显着的镇痛作用,增减值还表示:川乌、白蔹二药合用后,明显降低了川乌的镇痛作用(P<0.01)。

报道2[2]

取体重21~29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101只,雌雄均有,随机分为6组,其中,对照组投予全价配合饲料,实验组动物则按饮食的失节法致脾虚症,致虚第9d,称量动物体重并随机取出实验组之部分动物颈椎脱臼处死,速取双侧肾上腺、剔除其周围的脂肪组织,称重,同时按生物测定法,测定双侧肾上腺中的维生素C含量,因小鼠的肾上腺较小,故将雌雄各1只动物肾上腺合并测定,剩余动物每天按0.02ml/g的剂量灌胃给药,并给全价配合饲料,给药8d后,全部动物称重,处死,按致虚第9d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别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计算机程序统计。小鼠的体重变化见下表,致虚前各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而致虚8d后,各实验组体重均较致虚前降低,并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8d后,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的体重均较致虚后(自由对照)明显增加(P<0.01),且可见单味附片及川乌组的体重增长值高于白蔹组;但两药伍用后,附片的增体重作用似有减少,而川乌的增体重作用似有增加。

表16-11-3 川乌、白蔹及合剂对动物体重的影响(x±s)

与⑤比较:* *P<0.01;与致虚后自身比较:△△P<0.01;*与③比较:▲P<0.05

2.对红细胞及血清蛋白的影响[1]

红细胞及血清蛋白的测定:将脾虚小鼠按前述方法分组,给药结束后,分别摘取眼球采血。生理盐水为稀释液,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数,并分离血清,将同组内2~4只小鼠的血清合并编号,用SBA-300型测定仪,双缩尿法测定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含量,经统计比较,结果见表16-11-4。

表16-11-4 川乌、白蔹及合剂对红细胞数的影响

表16-11-4,表16-11-5数据表明川乌组红细胞恢复较好,白蔹组不明显,二药合用后与川乌组比较,有所降低(P<0.05)。

表16-11-5 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g%,x±s)

川乌、白蔹可使脾虚小鼠血清蛋白显着减少,白蛋白,A/G的比值分别为:1.08、2.71,二药合用恢复已接近正常值。

3.对心电图的影响

报道1[1]

心电图测定:如前述分组方法给药8d后,用XDH-3型心电图机、针型电极,摸拟人体标准肢导联和胸导联,在不麻醉的条件下,背位固定,测定各组动物的心电变化,统计各波电压变化,取均值作比较,结果见下表。

表16-11-6 川乌、白蔹及含剂对心电变化(mV)

上表数据表明,标准肢导联:R波川乌组、白蔹组的电压偏低,二药合用后,仍偏低;胸导联R波:白蔹组电压偏低,二药合用,有所升高;心率变化不明显,仅白蔹组一例后出现心律失常,合用后未见明显加重。

报道2[3]

血钙增高对家心律的影响:称取制川乌100g,加水100ml,浸泡30min,加热至沸,文火煎90min,趁热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渣加水1000ml,再加热至沸30min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所需浓度。另取白蔹100g,加水1000ml,浸泡30min,加热至沸,文火煎90min,趁热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渣加水1000ml,再加热至沸,30min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所需浓度。乌头、白蔹合剂液:分别按比例称取制川乌、白蔹,各以水1000ml浸泡30min,先制川乌加热至沸,文火煎90min后,加入白蔹及其浸液,加热至沸,30min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渣加水1000ml,加热至沸,30min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所需浓度,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前,均以30%乌拉坦腹腔注射3ml/kg,麻醉后,灌胃给药,生理盐水,CaCl2、乌头碱均经耳缘静脉点滴注射,整个实验过程保持4滴/min恒速。准备就绪后,先给生理盐水,以岛津RM-45四导型多用生理记录仪或XDH-3型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第5min,作为前药对照。然后根据实验要求,给不同浓度的以生理盐水稀释的CaCl2,每5min描记一次心电图,一般继续观察2h左右。实验后的家兔,一般半月左右再进行第2次实验。部分动物曾于实验前后测定血清钙含量,均取耳动脉血,以核固红法测定血钙。据国内资料,EDTA法测定大耳白家兔血清钙,正常值9.6mg/dl(7~12mg/dl),(n=15)9.39±2.57mg/dl;4滴/min静脉注射2%CaCl260min(n=8),11.58±3.02mg/dl;120min(n=4),13.76±3.30mg/dl。

本实验中,除给乌头碱的动物外,部分实验动物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波组有3种:其一为50Hz的规律的连续波形,波幅一般也整齐一致,显然为交流干扰,并非来自心脏;其二为60~70170Hz不规则波幅,无规律频发高在密集波,当是干涉型(intcrfcrcncc pattern)肌电图,也与心脏无关;其三为100Hz左右的节律不等的、低波幅、短阵乃至持续的波型,发生期间,P波消失或变形至不可辨认,发生类似波型期间,实验动物一般均在麻醉中,无异常运动;部分动物示记录类似波型,其中个别动物结束前已清醒或半清醒,可见以上波型与肌活动无关。5只次给乌头碱的家兔中,2只次(均用10-5浓度)分别于给药后30~80min发现类似波型,似乎也是乌头碱的毒性表现,此类波型,我们认为系家兔心房纤维性颤动。

滴注生理盐水(4只次)、2%CaCl2(3只次),经口给乌头碱(3只次)、12g/kg(2只次);滴注2%CaCl2(3只次),经口给白蔹3g/kg(2只次)、10g/kg(3只次)同时滴注2%CaCl2,均未发现心房纤颤;经口给乌头、白蔹1:1煎液(各5g/kg),不给CaCl2(3只次)、乌头、白蔹4∶1煎液(乌头12g/kg,白蔹3g/kg),不给CaCl2(2只次):亦未发现心房纤颤:但经口给乌头、白蔹煎液后,再滴注2%CaCl2,则可见不同数量的心房纤颤:乌头,白蔹为4∶1组,乌头10.8~12.4g/kg,白蔹2.7~3.1g/kg,5只次中,3只次分别于给2%CaCl2后45、105、125min后出现心心纤颤,2只未见房纤颤者中,1只于48内死亡,乌头9.6~10.4g/kg,白蔹2.7~3.1g/kg,5只次;乌头5.6~6kg,白蔹1.4~1.5kg、2只次;均未见心房纤颤。乌头,白蔹为1∶1组,各10~11g,4只次中,1只次于给2%CaCl2后70、80min发现偶发室性期外收缩;另1只给2%CaCl2只观察60min未见异常心律,但于48h内死亡。各5g/kg,2只次,均于给2%CaCI2后60min左右起,发现心房线颤。乌头、白蔹为1∶3组:乌头0.9g/kg、白蔹2.6g/kg,1只次,于给2%CaCl3后75min出现心房纤颤,乌头0.9~1.1g/kg,白蔹2.8~3.3kg,3只次;乌头2.5~2.9g/kg、白蔹7.5~8.7g/kg,4只次;给2%CaCl2后均未见异常心律。

另外,还有2只次乌头、白蔹4∶1,乌头10.4、12g/kg,白蔹2.6、3g/kg,但给CaCl2为0.06%浓度,给CaCl2后观察105、90min,均未见异常心律。

实际上述实验中包括几只曾经多次连续测定,自身对照的动物,如:10号兔,雄性,第1次实验时乌头:白蔹为4∶1,乌头10.4g/kg,白蔹2.6g/kg,CaCl2浓度为0.06%,观察105min,心律未见异常,24日后第2次实验,乌头:白蔹为4∶1,乌头12g/kg,白蔹3g/kg,CaCl2浓度为2%,观察110min,给CaCl2后45min出现短阵心房纤颤,80min起转长阵或持续心房纤颤,8日后第3次实验,单给乌头11.54g/kg,CaCl22%,观察120min;7日后第4次实验,单给白蔹2.88g/kg,CaCl22%,观察120min;均未见心律失常,18日后第5实验,再给乌头:白蔹为4∶1,乌头10.8g/kg,白蔹2.7g/kg,观察125min,给CaCl2后95min起,出现短阵心房纤颤,110min起转持续心房纤颤。10号兔,雌性,第1次实验时,单给生理盐水,观察75min;20d后第2次实验,单给2%CaCl2,观察115min,均未见心律异常,90d后第3次实验,乌头、白蔹各给5g/kg,观察120min,于给CaCl2,观察20min开始出现心律不齐、房性、结性、室性异动点,25min出现短阵心房纤颤,30min恢复窦性节律,60min再次出现短阵心纤颤,80min,持续心房纤颤,同年14日后第4次实验,给乌头5g/kg,加3%CaCl2后观察125min;24日后第5次实验,给白蔹10g/kg,加2%CaCl2后观察160min;17日后第6次实验,给乌头、白蔹5g/kg,不加CaCl2,观察120min;均未见心律异常;42日后第7次实验,给5×10-6乌头碱(溶于5%葡萄糖)4滴/min,10min后出现房性早搏,20min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差异传异、多源性室性早搏。8号兔,雌性,第1次实验时单给生理盐水,观察75min,未出现异常心律;90日后第2次实验,乌头、白蔹5g/kg,加给2%CaCl2后观察110min,于给CaCl2后25min出现短阵心房纤颤,10min后转长阵、持续心房纤颤;14日后第3次实验,单给乌头5g/kg,给2%CaCl2后观察125min,于给CaCl2后80min后,T波倒置、双相,但未见心律异常;18日后第4次实验,单给白蔹9.8g/kg,观察140min,未见心律异常;50日后第5次实验,给5×10-6乌头碱(溶于5%葡萄糖),观察110min,给药后40min起出现异位起搏、心律不齐,以后陆续出现多发房性早搏二联、三联律、结性逸搏,至60min停用乌头碱,改给1%CaCl2,20min后出现短阵心房纤颤,又5min后转持续心房纤颤。以上3只连续观察动物,心房纤颤见于乌头与白蔹同给,加给2%CaCl2,给CaCl2后25、40min。上述3个条件都日必要,8号兔给乌头碱再给CaCl2亦20min后出现心房纤颤,但另1组3号兔于给10-5乌头碱后30min,虽未给CaCl2,亦出现心房纤颤,给乌头碱后,再给CaCl2似非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对于健康家兔,乌头、白蔹合用,未见明显毒性增加;但当逐渐增加血钙浓度后,乌头、白蔹合用,可能引起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发生心房纤颤;如果不是乌头、白蔹合用,单给乌头或白蔹,即使血钙浓度同样增高,也未见心房纤颤,静脉滴注乌头碱,也可能引起心房纤颤。

4.对肝、脾、肠的影响[1]

部分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的观察:如前述分组实验,给药8d后,急性失血处死,解剖观察,取肝、脾、肠等部分组成,10%乙醇甲醛固定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后封存,光镜下观察比较,结果见16-11-7。

表16-11-7 对肝、脾、肠组织病变的影响

注:各组动物数为10只

从表16-11-7可知:川乌组肝、脾及肠的炎性或损伤性病变明显,以白蔹组最明显,似有轻度中毒现象。二药合用后,病理现象未见明显加重,但较蒸馏水组恢复差。

5.对抗感染作用的影响[4]

白蔹单味制剂:称取一定量白蔹饮片,加水浸泡0.5h,滤出煎液,再加水煮沸0.5h,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500mg。制乌头单味制剂:称取一定量生药加水浸泡0.5h,煮沸水煎2h,滤出煎液后,再加水煮沸0.5h,合并两次滤液,直火浓缩至每ml含生药500mg。乌头白蔹合剂:水浸制乌头0.5h,水煎1.5h,加入浸泡0.5h的白蔹,合煎0.5h,煎液的滤液直火浓缩至每ml含生药各500mg。

复方制剂:为研究乌头与白蔹同处于一复方中的相反作用,组成了4个复方,所含药物及含量(g/100ml)如下表所示:

表16-11-8 各复方所含药物情况

将各生药分别用水浸泡0.5h,按上表所示混合后在煎药器中煎2次,每次0.5h,合并滤液各浓缩至100ml,以上各种制剂在实验前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加热煮沸0.5h消毒。

试验菌株:本研究所用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系临床菌株,各菌株在胰酶消化大豆胨琼脂(TS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及传代。试验菌液制备:由斜面培养物上取少量菌落,在0.05h酵母粉水中制成悬液,比至麦氏比浊管第1管的1/2。再用酵母粉水稀释40倍,平板计数测得该悬液的稀释液5μl含菌6×104CFU。

琼脂稀释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物性:将药物按实验所需浓度在融化和TSAK中做系列稀释,倾注成含不同药物浓度的平板培养基,37℃温箱过夜做无菌检查。用微量加样器吸取菌液点种于每块含药平板培养基表面,每点5μl,待菌液风干后,置37℃温培养24h,记录生长完全抑制的菌株数,对照平板以等体积的无菌蒸馏水代替药物,每次实验中,25株金葡菌在对照平板上均能正常生长。纸片扩散测定乌头白蔹的作用:用ISA倾注平板,每皿15ml,凝固后作为底层,取上述40倍稀释的金葡菌液0.5ml加6ml融化并冷至55℃TSA培养基中,迅速混匀后倾注于底层上,铺匀,用无菌滤纸条(1×5cm)浸入药液(500mg/ml)中数分钟,取出后按T形贴于接种细菌后的平板表面,37℃培养24h。

白蔹、乌头及白乌合剂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白蔹具有一定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当浓度为25mg/ml时可以抑制90%以上的细菌生长。乌头在200mg/ml及其以下浓度时对金葡菌无抑制作用,但两者的合煎剂(在同一释度下两者各自的浓度与单味者相同)的结果则明显地看出白蔹的抑菌能力被乌头抑制而下降。

表16-11-9 白蔹、乌头、白乌合剂的抑菌作用

白蔹50%抑制浓度IC50=15.53±1.072mg/ml(x±s)。白乌合剂中白蔹CI50=57.04±5.274mg/ml。两者比较:t=6.1697,P<0.01。

乌头反白蔹的量效关系研究:将白蔹及乌头煎液一定比例混合后,置37℃培养24h。结果如表16-11-10。当乌头浓度升高时,白蔹的的抑菌力也随之下降。实验在同样浓度则未见下降,只有当二者比例在1∶2以上时才出现抑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前者是煎煮的合剂,而后者则仅是单煎制剂混合的结果。

表16-11-10 乌头反白蔹的置效关系

乌头反白蔹有无特异性(或专一性)的研究:在工作中发现,藏边大黄也有较强的抑菌能力,IC50(半数抑制浓度)=2.4mg/ml,将乌头分别与白蔹及藏边大黄混合,37℃水浴中作用0.5h,如前作抑菌试验,结果未见乌头对藏边大黄的抑菌显着影响,虽然我们尚对更多中药进行类似的实验,但大黄的结果提示我们:乌头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表16-11-11 乌头反白蔹的特异性试验

白蔹IC50=18.69±1.365mg,白乌合剂中白蔹IC50=25.55+2.48mg/ml;

两相比较t=3.1737,P<0.01。藏边大黄IC50=2.34±0.090mg/ml;藏乌合剂中藏边大黄IC50=2.34±0.100mg/ml;两相比较:t=1.4672,P>0.05。

纸片扩散法观察乌头反白蔹的作用:将两种药纸片贴于含菌平板表面,37℃培养24h,结果白蔹抑菌圈在与乌头纸片接触处略略有些收缩,但不十分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乌头煎剂十分粘稠,不能在琼脂中充分扩散,因而在白蔹周围达不到足够浓度。

配伍于复方时乌头对白蔹的作用:用两种方法比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一种方法是先加水使各复方稀释至单位体积内含总生药量相同,然后再行二倍系列稀释进行实验。这样在总生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各单味药在每个复方中的浓度各不相同。结果(表16-11-12)总生药浓度在6.25及3.125mg/ml时,复方Ⅰ、Ⅱ和复方Ⅲ、Ⅳ的作用出现了显着差异,从复方组成看,这种变化都由于在复方中加入乌头所致,但复方中仅有乌头而无白蔹时(复方Ⅲ)只略低于二者兼有者(复方Ⅳ),并无明显差异。虽然还不知道乌头对黄芩或赤药有无拮抗作用,但已证明它不对抗大黄的作用,因此,复方Ⅲ作用的降低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减掉了白蔹,二是乌头对黄芩或赤芍也可能有一些作用。

表16-11-12 在复方中乌头的作用分析(1)

计算:各方IC50中,所含白薇量:Ⅰ方:1.98±0.174mg/ml;Ⅱ方:2.72±0.229mg/ml;两者比较:t=2.57,P0.01。各方IC50中,所含大黄、黄芩、赤芍量:Ⅱ方:6.79±0.631mg/ml;Ⅲ方:8.16±0.684mg/ml;两者相比较:t=0.6999,P0.5。

计算:Ⅰ:IC50221×4.52±0.303×10-3;Ⅱ:249×4.02±0.290×10-3;Ⅲ:224×4.46±0.304×10-3;Ⅳ:179×5.60±0.189×10-3

t实验:Ⅰ∶Ⅱ:t=1.1953,P>0.05;Ⅰ:Ⅲ:t=0.1448,P>0.05;Ⅱ:Ⅲ:t=0.9544,P>0.05;Ⅳ:Ⅰ:t=3.0285,P<0.01;Ⅳ:Ⅱ:t=4.5828,P<0.01;Ⅳ∶Ⅲ:t=3.1993,P<0.01。

另一种方法是将复方用等量的水作稀释。使同样稀释度下各复方的总生药量各不相同,而各味药含量则在4个复方中都一样。在表16-11-13所示的结果中仍然可以看到前一种方法类似的结果,从各稀释度的生药量来看,复方Ⅳ最高(32倍稀释,35.15mg/ml),复方Ⅲ次之(27.34mg/ml),所以作用的降低仍可认为是加入了乌头的关系,而复方中有白蔹时抑菌力也最低。

表16-11-13 在复方中乌头的作用分析(2)

5.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3]

小鼠,体重21~29g,按饮食失节法造脾虚模型。乌头先煎90min,后再煎2次,每次15min,白蔹先煎60min,后再煎2次。每次15min。制备合剂时,乌头先煎60min,后加入白蔹后煎煮2次,每次15min,合并煎液,浓缩至乌头白蔹为3∶1备用。方法:动物随机分组,致虚第9d,取肾上腺,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结果见表16-11-14。

表16-11-14 给药后肾上腺指数及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肾上腺的维生素C含量,反应了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当体内糖皮质激素增加时,则肾上腺的维生素C含量减少,反之则增加。脾虚动物的血清糖皮质激素明显升高,而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下降,体重减轻,表现出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强。以上结果表明:白蔹有增加乌头提高肾上腺的维生素C含量作用,即有利于皮质功能恢复正常。

【毒理研究】

大鼠毒性实验[5]

各组药物分别置于普通砂锅中,加水15倍(以重量计),水煎2次,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滤液,煎煮浓缩,瓶装备用。选择体重200g左右的健康大鼠,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制乌头分别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配伍成5组,甘草分别与海藻、大戟、甘遂、莞花配伍成4组,藜芦分别与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若参、细辛、白芍配伍成7组,实验分17组,用大鼠90只(除对照组为10只外,各中药组均为5只)。给药前,观察各组鼠的外观活动情况,然后各组分别用中药1.5ml灌喂(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每日2次,连续用药7d,用药期间,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与实验前作比较。用药至第8d,各组大鼠先尾静脉采血,检测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心脏穿刺采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血液非蛋白氮(NPN)的含量;最后心脏放血处死,解剖,肉眼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肝、肾两脏组织形态的变化。用药7d后,各实验组未产生致死作用,亦未产生毒副反应,大鼠的外观和活动正常;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SALT及NPN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鼠的肝、肾两脏,肉眼和病理切片检查未见毒性损害。

发光细菌法研究川乌,白蔹合用后抑光率为11%。较单味白蔹抑光率(16%)低。说明二药合用毒性并未增加[6]

【临床应用】

林氏[7]自制蠲痹止痛搜风汤将川草乌各9g与白蔹12g及血藤、防风等合用,治疗腰酸痛等证27例,痊愈11例,显效8例,进步7例,无效1例。林氏[8]又报道用含川乌白蔹等相互拮抗的药物组成拮抗丸对于治疗疑难杂病250,亦获良效。聂氏[9]报道中生草乌,生川乌,白蔹、半夏,大贝同用一方,治疗乳腺疾病的报道。

古代有用乌头配白蔹的镇心丹《太子索良和剂局宝》治疗怔忡;风痹散《千金翼方》治疗风痹,红丸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疗跌打损伤。

【参考文献】:

1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41

2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47

3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50

4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53

5 陈德珍,贝叔英,唐竹萍,等.中药十八反对动物体重影响的初步观察.江苏中医杂志,1987;(6):26

6 杨安泰,张丽英,金彩琪,等.用发光细菌研究中药“十八反”.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6):2

7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成都中医药院学报,1981;(1):48

8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成都中医药院撑报,1981;(3):58

9 聂伯纯.中药十八反研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12(2):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