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郁金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1180页(5523字)

【中医理论】

丁香与郁金配伍是中药配伍禁忌“十九畏”内容之一,并且近代的药物书籍及中国药典都将其列为配伍禁忌。据认为此说最早出自明代刘纯所撰《医经小学》,但在临床上二者配伍使用并非鲜见。丁香与郁金同用,如《春脚集》之十香返魂丹,《和剂局方》之木香顺气丸等。

【药理研究】[1]

1.镇痛作用

丁香煎液:丁香3g加适量水浸30min后,加热使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渣加水再煎1次,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100ml,置冰箱中保存备用。郁金煎液(9g郁金)、1∶1合剂(3g丁香+9g郁金)、1∶2合剂(3g丁香+18g郁金)、2∶1合剂(6g丁香+9g郁金),分别按比例称取药物后,煎煮方法同丁香,最后均得药液100ml,置冰箱中保存备用。将动物随机分6组,即丁香组:给予丁香煎液3g/kg;郁金组:给予郁金煎液9g/kg;1∶1合剂组:给予1∶1合煎液(3g丁香+9g郁金/kg);2∶1合剂组:给予2∶1合煎液(6g丁香+9g郁金/kg);2∶1合剂组:给予1∶2合煎液(3g丁香+9g郁金/kg);对照组:给予同体积冷开水。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0d。

镇痛作用:取18~22g小6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0.6%的醋酸生理盐水液0.2ml/只,观察10min内各小鼠的扭体次数。

从表16-26-1可看出,丁香对醋酸所致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配伍后各给药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1∶1合剂组及1∶2合剂组的镇痛作用较单味丁香组有降低趋势;而丁香加倍的2∶1合剂组镇痛作用与单味丁香组未见明显差异。表明二药配伍对丁香的镇痛作用有一定降低趋势。

表16-26-1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醋酸致痛的影响

与对照比较:*P<0.05,* *P<0.01

2.抗炎作用(小鼠耳壳肿胀法)

取18~22g小鼠6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30min在每只小鼠右耳两面均匀涂上0.2%的巴豆油0.05ml,4h后脱颈处死,用6.5mm打孔器取左右耳片,分析天平称重,以左右耳重差(肿胀度)为抗炎指标。

从表16-26-2看出,各给药组对巴豆油致鼠耳肿胀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显示抗炎作用,丁香的此作用最为明显,郁金及合剂组作用相似,且丁香高剂量组不如丁香组(P<0.05)。表明二药合用后丁香的抗炎作用有所降低。

表16-26-2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巴豆油致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丁香组比较:△P<0.05

3.泻下作用(粪点法)

取18~22g小鼠66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30min灌服蓖麻油0.1ml/只,分别单个罩在铺有滤纸的烧杯中,观察4h内小鼠累计腹泻次数。

表16-26-3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上表看出,丁香能显着减少6h内小鼠腹泻的次数,显示止泻作用。合用后仅高剂量合剂组(2∶1)有此作用。郁金及其余合剂组则影响不明显。表明二药配伍对丁香的止泻作用有抑制趋势。

4.抗溃疡作用(消炎痛法)

取18~22g小鼠66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30min灌腔注射1.2g/L消炎痛生理盐水液0.2ml/只,1h后灌服50%的乙醇0.5ml/只,再过1h后脱颈处死,立即取出胃在解剖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溃疡总长度。

表16-26-4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消炎痛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从表上看出丁香各合剂组对消炎痛致小鼠胃溃疡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显示抗溃疡作用。郁金无此作用,与丁香配伍后也不影响该作用。

5.对肠运动的影响(炭末推进法)

取18~22g小鼠66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时灌服含5%炭末的药液0.2ml/只,20min后脱颈处死,立即剖腹测炭末推进的百分率。

表16-26-5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上表看出,仅丁香高剂量对小鼠肠运动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作各组无明显差异。

6.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取18~22g小鼠66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30min脱颈处死,分别取出胸腺及脾脏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并计算出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结果见表16-26-6。

表16-26-6 丁香、郁金及配伍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影响

结果表明丁香、郁金及配伍后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

【毒理研究】

随机取Balblc纯种小鼠,体重18~22g,按急性毒性简易方法实验,取丁香、郁金各8g,加水150ml,煎煮20min,滤液浓缩12ml。每只鼠给予0.5ml,结果:丁香—郁金组灌胃后无任何不良反应,饮食和行动如常;但腹腔给药组表现为倦缩、腹泻,对外界音响刺激明显减弱。12h内,10只小鼠无1死亡(灌胃):腹腔注射8只小鼠6只死亡。说明丁香、郁金二药配伍,灌胃未增加毒性和副作用[2]

另取丁香、郁金按1∶1混合煎取滤液制成2g/ml的溶液,分别给大鼠灌胃(按30g/kg/d)连续140d,对大鼠的饮食,活动,体重睡眠,Hb、RBC、WBC、及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对大鼠的心、肝、肾、脾、肺、脑、胃、肠作组织学检查,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均属正常,说明二药的混煎液长期连续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3]

有人还以自身服用丁香与郁金的煎液来验证是否相畏有毒[8]

首次选用同等小剂量,然后用丁香大于郁金使用量,反过来,又采用郁金大于丁香量,依次每日服1剂,然后进入第二阶段,按上述方法依次每日服2次,其间,每天换1次服用量则停药几天观察反应,用药情况见表16-26-7。

表16-26-7 丁香畏郁金服用情况

丁香畏郁金,无论是同等量和不同剂量的交叉应用,可能都不会发生明显中毒反应。

【临床应用】

1.治疗胁痛、脘腹痛

邵氏[3]等报道,丁香与郁金(1∶2)配伍,粉碎,装胶囊,每日3次,每次6粒,连续服用20d,观察了胁痛脘腹痛为主证的21例患者,有效率在80%以上。吴氏[4]报道中亦有丁香、郁金合用治疗胃脘痛多例无不良反应的论述。

2.治疗呃逆

刘氏[5]等以丁香、郁金柿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23例,获得较好疗效。吴氏[4]报道以丁香、郁金同用,温中降逆行气解郁,治疗呃逆18例均收显效。呕吐,反胃25例也收到可喜疗效。又报道以丁郁四神散治疗由寒凝血瘀,气郁痰阻等于引起的头痛、眩晕、呃逆、噎嗝、反胃、呕吐等病证123例,收到良好效果。用丁香、郁金、大黄,配伍治疗呃逆32例均获显效。扎合拉什[6]报道:以丁香、郁金合沉香降气散治疗胃脘痛呃逆证,获得较好疗效。梅氏[7]报道以丁香8g,郁金20g,白术、姜半夏等治疗呃逆病人30例,均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姜氏以丁香、郁金同用加味治疗呃逆、噎嗝18例获良好[9],治疗噎嗝的典型病例。

潘某,男,35岁,2年前初冬,去江中凿冰捞,时值北疆寒冬之际,食冷饭凉菜,加之因争水源而吵架,自觉咽部梗死,胸闷不舒,继则加剧。吞咽困难,咽部有异物感,食后胃脘饱胀,不思食,经多方诊治,略疗好转。近1周来,患者不能饮食,时有呕吐,胸膈痞闷,而来院中医科就诊。患者面色无华,腹软喜按,溲赤,舌质绛、苔黄,脉细数无力。此用寒邪侵袭,伤及中焦,寒郁化热,痰气交阻,加这郁怒、气血郁结致上下不通而为噎嗝。又食少不饮,呕吐伤阴,故又现阴虚之证。诊断为:“顽固性噎嗝病”,治以开郁化痰,滋阴。方药为丁香15g,郁金15g,枳实15g,当归20g,竹茹10g,知母15g,陈皮10g,赤芍10g。以本方为主加减共服12剂,症状消失。调理脾胃为法,数日而告痊愈。

3.治疗呕吐、反胃

姜氏以丁香、郁金同用加味治疗呕吐反胃25例获良效[9]。治疗反胃的典型病例如下。

何某,女,32岁,慢性胃炎史3年余,半年前,因家中不和,郁怒、忧悉加之劳累过度,饥饱无常,而感脘腹胀满,时有呕吐,吐之清稀之物,服药症状减轻。4天前,冒雨涉水,是夜神疲乏力,胃脘疼痛,晨食米饭,中午即吐届,完谷不化;午饭后,晚间又吐,仍完谷不化。用药不见效,而来中医科就诊。患者面色萎黄,语言低微懒言,头昏目花,苔白质淡,脉缓细无力,此及系脾胃已虚,又思虑过夜,饮食不节更伤脾胃。加之寒湿浸袭致中焦虚寒,不能消谷化食,发为反胃。诊断:反胃病。治以温健中脏,降逆和胃。治疗:首先以针灸相并用。针以合谷、足三里;灸以中脘,以健中止呕。吐之症状减缓,为服药创造先决条件,继以服药。方药为丁香15g,郁金10g,人参10g,黑姜10g,白术10g,麦芽15g,甘草10g。针灸并用,服药3剂,反胃消失。又嘱其服用健脾理中丸之品以调治之,而告愈。

4.其他

有用丁香配郁金组方十香返魂丹《春脚集》治疗中风痰厥。现常用此配伍治疗消化不良、食管癌、顽固性妊娠恶阻[10]

【参考文献】:

1 毛晓健,汪均值,毛小平,等.丁香郁金配伍的药理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3):1

2 常敏毅.“十九畏”的药理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中药通报,1985;10(2):40

3 邵文杰,王宪龄,李宗铎,等.中药“十九畏”部分药物研究总结报告.河南中医,1995;15(2):121

4 吴仲池.丁香畏郁金初步探讨.河南中医,1997;17(3):183

5 刘剑梅,张志明.丁香郁金柿蒂汤治疗顽呃.甘肃中医,1999;12(5):34

6 扎合拉什.丁香郁金治验二则.新疆中医药,1997;15(2):39

7 梅和平.运用相畏相反药配伍治顽疾体会.江西中医药,1998;28(2):43

8 葛胜利.十九畏配伍作用的探讨.中药通报(增刊),1986;(1):216

9 姜国峰.丁香乌郁金同用临床体会.中药通报(增刊),1983;(1):218

10 苗明三.常用中药毒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5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