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药与抗惊厥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神经科药物手册》第102页(3350字)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0.5%,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灰质神经元群兴奋性过高,产生的阵发性、突然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出现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生的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精神和行为障碍。由外伤、肿瘤、炎症、血管等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患者,称为继发性癫;目前尚不明了病因的称为原发性或隐原性癫。除继发性癫可以针对病因治疗外,原发性与多数继发性癫患者均需服用抗癫药物控制癫发作。

根据癫发作临床表现,按国际癫发作分类可分为全身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两大主要类型。全身性发作包括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失神性发作、不典型小发作、肌阵挛发作、婴儿痉挛等。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单纯体感性发作、运动性发作、扩延性发作)、特殊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等。此外,还有一些发作不能分类,如癫持续状态。癫频繁连续发作,但发作间歇期意识清醒者称为癫连续发作。失神性小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的连续发作,称为失神状态或部分发作,然而这种状态需严密注意才能被发现。

抗癫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病灶神经元,减轻(或防止)其过度放电和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减弱来自病灶神经元兴奋的扩散。

1.抗癫药物新的作用机制

(1)通过调节钠、钾、钙通道而降低神经元兴奋:这组药物均有选择性作用于Na通道,阻滞Na依赖性动作电位的快速发放,调节电压依赖性Na通道,然而它不影响超极化膜电压。此外,这些药物还可以阻滞Ca2+通道,调节Na-K-ATP酶活性,从而达到抗惊厥作用。常用药物有苯妥英钠、卡西平、拉莫三嗪、唑尼沙胺、雷利托林、瑞马司胺、氟桂利嗪、利鲁唑、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奥卡西平、登齐醇、萘咪酮等。

(2)γ-氨基丁酸调节剂:γ-氨基丁酸调节剂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它可促使Cl内流入细胞使胞膜的超极化更加稳定。凡能增加γ-氨基丁酸含量或延长作用或增加敏感性者均有抗癫作用。因此抗癫药物可通过:①增强γ-氨基丁酸合成,尚无此类药物,丙戊酸钠可增强γ-氨基丁酸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②作用于γ-氨基丁酸激动剂或前体,如苯二氮类药物均为γ-氨基丁酸激动剂;③γ-氨基丁酸代谢抑制剂,如氨己烯酸;④γ-氨基丁酸摄取抑制剂,如噻加宾;⑤γ-氨基丁酸受体增强剂,如托吡酯等。

(3)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调节剂,如拉莫三嗪;AMPA受体拮抗剂如托吡酯等。

(4)与乙琥胺有关的抗失神发作的药物,如三甲双酮,为选择性T-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此外,还有加巴喷丁等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清楚。

2.抗癫药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目前应用的抗癫药物有下列类型:①乙内酰脲类,如苯妥英钠、美芬妥英、乙苯妥英(ethotoin);②亚芪胺类,如卡马西平;③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扑米酮、异戊巴比妥等;④琥珀酰亚胺类(succinimides),如乙琥胺、甲琥胺、苯琥胺等;⑤双酮类,如三甲双酮、对甲双酮;⑥侧链脂肪酸,如丙戊酸钠;⑦乙酰脲类,如苯乙酰脲(pheneacemide)、苯丁酰脲(ethylphenacemide);⑧苯二氮类,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⑨磺胺类,如乙酰唑胺、舒美(sultiame);⑩激素类,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地塞米松、泼尼松;瑏瑡其他,如副醛、水含氯醛、利多卡因、咖啡因、溴化物、盐酸米帕林。

3.抗癫药物选用的原则 抗癫药物按发作类型来选择。大发作均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为首选,无效时再应用苯巴比妥或扑米酮。部分性发作选择的次序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米酮、苯巴比妥。复杂部分性发作选择的次序为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有报道认为丙戊酸钠对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效果。失神小发作首选乙琥胺或丙戊酸钠。不典型小发作可选用氯硝西泮或丙戊酸钠,用乙琥胺也有效。肌阵挛发作选用丙戊酸钠或氯硝西泮。婴儿痉挛症则应用激素合并氯硝西泮或硝西泮。

4.抗癫药物应用的原则

(1)癫诊断一旦确定,即应选择适当药物积极治疗。由于抗癫药物有效剂量存在个体差异,且体内清除率低,半衰期长,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能控制发作而又不产生毒性反应为止。最好当应用一种药物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改用另一种药物仍无效时再考虑合并用药。

(2)更换药物应逐渐过渡,更换期可先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新药,然后逐渐减量至停止原用药物。

(3)应耐心坚持较长期的治疗,直至癫发作完全控制3~5年后才可考虑逐渐减药。撤药过程也需1~2年,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以免突然停药出现反跳性发作,甚至出现癫发作持续状态。

(4)定期检查外周血象和肝功能等,应用苯妥英钠时应注意饱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有条件者可定期测定抗癫药物的血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5.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癫是一种需长期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有时会遇到几种药物同时应用,但往往由于配伍不当,产生相互影响而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性和不良反应。

(1)酶促作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卡马西平均为药酶诱导剂,能加速抗凝剂、口服避孕药、地高辛、洋地黄、糖皮质激素、保太松等的代谢,使作用时间缩短。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合用时疗效不如单用效果好。

(2)酶抑作用:氯霉素、异烟肼、哌甲酯等对肝药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可减慢苯妥英钠、扑米酮的代谢,使血药浓度提高,作用加强,毒性增加。如合用时应适当调整苯妥英钠、扑米酮的剂量。

(3)磺胺类药物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前者可以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苯妥英钠从结合部位置换出来,使游离浓度增高,作用加强。阿司匹林可置换卡马西平,使其作用及毒性加强。

(4)苯巴比妥、丙戊酸、苯妥英钠等都是偏酸性药物,当胃液pH值低时,降低这些药物的解离度,非解离型药物存在得多,有利于吸收,所以与酸性药物合用可增加吸收。若与偏碱性药物合用,则使胃内pH值升高,不利于吸收。

(5)苯妥英钠能与金属离子如钙、镁、铁等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苯妥英钠的吸收速度。苯巴比妥能促进胆汁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缩短灰黄霉素、双香豆素在小肠的停留时间而减少吸收。苯妥英钠长期应用有抗叶酸作用,减少机体对叶酸的利用,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故应注意补充叶酸。苯巴比妥若与中枢神经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合用,则有协同作用,能增加中枢的抑制作用。

6.致畸危险性 有报道孕妇在服用抗癫药物后有极少数分娩出来的婴儿患先天性畸形,但绝大多数初生儿均发育正常,总的来看产生畸胎的危险性很小。有癫发作的妇女妊娠时,如果原来用单药治疗即能控制发作的,最好仍继续服用,而且血药浓度仍保持在原来有效浓度;如果原来是用多药治疗得以控制发作的,则建议患者继续服用相同的药物。无论对母体或胎儿来说,未能控制的多次癫发作的危害性与药物致畸危险性相比,前者的危害性比后者的危险性更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