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平喘药
书籍:新编临床用药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525页(672字)
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支气管粘膜炎症所致小气道阻塞的结果。
平喘药是指能作用于诱发哮喘的不同环节,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的一类药物。常用的平喘药可分为五类:(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酚间羟异丙肾上腺素和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克仑特罗、叔丁氯喘通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动呼吸道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钙离子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增强纤毛运动,降低血管通透性而发挥平喘作用。(2)M-胆碱受体拮抗剂,如异丙阿托品等。可抑制哮喘患者常常出现的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如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以及细胞内环硫磷鸟苷(cGMP)水平升高而促进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等。可用于对拟肾上腺素药耐受的患者。(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茶碱及其衍生物。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破坏减少,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而起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4)过敏介质阻释剂:其主要作用是稳定肺组织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主要药物有色苷酸钠、曲尼司特、氮司汀、赛他司汀等。(5)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其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而达到平喘作用,临床常用局部作用强、吸收很少的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等。(6)其他:核酪口服液等。
上一篇:必思添
下一篇: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