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柑桔膏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7页(1163字)
【症状】:
膏药病主要发生在老枝干上,亦为害叶片。被害枝干上长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菌子实体,颇似贴着的膏药。灰色膏药病菌的子实体表面较平滑,初期呈白色,扩展后呈灰白色或浅褐色。
褐色膏药病菌的子实体表面呈丝绒状,栗褐色,周缘有狭窄的灰白色带。
两种膏药病菌的子实体衰老时往往发生龟裂,容易剥离。
【病原】:
两种膏药病的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灰色膏药病菌的菌丝初无色,后变褐色,错综交织成膜状子实体。子实体表面产生由无数担子和担孢子组成的子实层。担子从棒状或球状的囊胞(前担子)长出,钩状弯曲,由4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生出1条小梗,其上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单胞,无色,近镰刀形。
褐色膏药病菌的担子直接从菌丝长出。担棒状或弯曲成钩状,由3-5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长出1条小梗,每小梗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近镰刀形。
【发病规律】:
(1)两种膏药病菌均以蚧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并借蚧壳虫传带。因此,凡蚧壳虫严重发生的柑桔园,膏药病也较多。此外过分荫蔽潮湿的柑桔园和管理粗放的老柑桔,均有利于本病发生。
(2)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上越冬,次年春夏间,当温湿度适宜时,菌丝继续生长形成子实层。担孢子借气流和蚧壳虫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大。
(3)膏药病在华南地区4-12月间均有发生,其中以5-6月和9-10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最多。
【防治方法】:
(1)喷药除虫防病。在蚧壳虫幼蚧孵化盛期和末期及时喷射氧化乐果、水胺硫磷、杀扑磷等化学农药(详见本书柑桔蚧壳虫防治部分)。
(2)合理修剪。通过修剪,去除过密的荫蔽枝,使之通风透光良好,同时也可清除部分病枝,减少菌源。
(3)病树治疗。病部涂10%波尔多浆或波美1度石硫合剂或1∶20石灰乳。最好在4、5月问和9、10月间雨前或雨后涂刷1-2次,防治效果较好。
柑桔膏药病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均有分布。常见有灰色膏药病(Septobasidium albidum Pat.)和褐色膏药病(Helieobasidium sp.)。本病主要为害柑桔枝干,引起枝条枯死,树势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