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图17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383页(1610字)
图171 前胡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前胡主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及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m的干燥根。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多为野生,也有栽培。习惯认为浙江产者品质较好。质坚,断面有极硬的木质硬心者质次,一般多不采用。此外,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产的前胡与习用前胡不同,仅在当地使用。
【性状鉴别】
1.白花前胡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有1~2个支根或支根断痕。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根头部粗短,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部有密集的细环纹,习称“蚯蚓头”,下部有纵沟、纵纹、横向皮孔及须根痕。质较软或硬,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有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扩大镜下观察可见多数棕黄色油点。气芳香,味微苦辛。
2.紫花前胡 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主根较长,下部有支根。长3~15cm,直径0.8~1.7cm。表面土棕色或暗棕色,有浅直细纵皱纹,并有灰白色横向皮孔及须根痕,折断时皮部与中心木质部易分离,皮部较窄,散有黄色油点,木部较大,黄白色,油点少或无。香气浓,味微甘后苦。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三)炮炙
1.蜜制 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前胡片中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100kg前胡片,用炼蜜25kg。
2.炒制 取前胡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苦、辛。归肺经。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应用】
1.气逆痰盛,胸闷等证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对痰热阻肺,肺气失降常与杏仁、贝母、桑白皮配伍。本品微寒,亦可与白前相须为用,治疗寒痰湿痰证。
2.外感风热咳痰 本品味辛性寒,能发散风热,宣肺气,化痰止嗽,常与桔梗、牛蒡子、桑叶配伍;属风寒咳嗽,则与紫菀、荆芥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6~10g。痰热喘满,咯痰黄稠等证多生用;燥邪伤肺咳嗽宜蜜炙。
阴虚咳喘忌用。
【备注】
《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白花前胡含挥发油及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前胡苷、前胡素、伞花内酯、甘露醇等。
前胡与白前都有降气祛痰功效。然前胡既能降气消痰泄肺热,又能宣肺疏散风热,白前适宜肺气壅实,气逆喘咳,寒热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