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图23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518页(1893字)

图237 艾叶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j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多为野生,喜生于荒地林缘或路旁,一般认为栽培者品质较佳。古代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商品中有“艾绒”,系将艾叶捣碎制成。另外,四川、湖北尚习用艾蒿,为其地区习惯用药。野艾蒿、阴地蒿、魁蒿的叶均不得混作艾叶药用,应注意鉴别。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疏生蛛丝状柔毛及白色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有短柄。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艾绒呈团绒状,灰绿色,质柔软而韧,用手捻之似棉花。以干燥、叶下表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二)炮炙

1.醋制 ①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晾干。每100kg艾叶,用醋15kg。②取净艾叶,加醋拌匀稍焖,置锅内炒至微焦,取出,放凉。每100kg艾叶,用醋10~15kg。

2.制炭 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

3.制绒 取净艾叶捣成绒,筛去粉末,拣去叶脉粗梗。

4.酒制 取艾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色,用黄酒喷匀,取出,放凉。每500g艾叶,用黄酒90g。

5.蜜制 先将蜜熔化,沸腾过筛,再加热至起泡呈老黄色,将艾叶倒入,炒至微黄不粘手为度。每1kg艾叶,用蜜0.4kg。

6.盐、醋、姜、酒制 取净艾叶,每500g加入盐、醋、姜、酒混合液120g(2%盐水30g,生姜汁30g,醋30g,酒30g)拌匀或仅用姜、酒,拌匀吸尽后,蒸2小时,晒干即可。

【性味归经功效】

温、苦、辛。归肝、脾、胃经。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应用】

1.虚寒气滞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证 本品温经理血,暖胞散寒,为妇科要药。炒炭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治疗虚寒气滞的月经不调,或月经过多等证,常与香附等配伍;治疗行经腹痛,若加茱萸、黄芪、肉桂疗效更好。

2.虚寒出血,尤其崩漏 本品能温经暖宫止血的功效。治疗崩漏等证,常与阿胶、地黄等配伍;如配入凉血止血药中,亦可治疗血热性出血,如四生丸。这是防其寒凉太过而瘀血留滞。

本品亦有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近年来用其治疗寒性咳喘,取得一定效果。

此外,湿疹瘙痒可用本品煎汤外洗。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6g。外用适量。

温经止血亦炒炭用;余则生用。治疗咳喘亦后下。

【备注】

《药性论》:“止血崩,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脏痔泻血。”

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树脑、α-侧柏酮、倍半萜等。并含鞣质、氯化钾和维生素A、B、C、D及胆碱等。本品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对多种细菌及真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对治疗皮肤癣病,有一定疗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