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出版社《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上》第486页(3668字)

1.3.1 灰铸铁

灰口铸铁的牌号、抗拉强度和用途列于表2.1-59。

表2.1-59 灰口铸铁牌号、铸件抗拉强度和用途(摘自GB 9439-88)

注:①用单铸试棒验收n牌号的灰铸铁时,其抗拉强度应在n~(n+100)MPa的范围内。

②灰铸铁的σb与铸件壁厚有关。为便于设计和使用,上表给出了各牌号不同壁厚的灰铸铁件能达到的σb的参考值。当双方协商同意时,也可用从铸件上切下的试块加工成试样来测定铸件材质的性能。

③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或有型芯时,此表仅能近似地给出不同壁厚处的大致的σb值,铸件设计应根据关键部位的实测值进行。

1.3.2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又称展性铸铁或玛钢。与灰铸铁相比,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塑性及韧性。其性能及应用见表2.1-60及2.1-61。

表2.1-60 可锻铸铁的类型、牌号和机械性能(摘自GB 9440-88)

注:①黑心和珠光体可锻铸铁试样直径12mm只适用于铸件主要壁厚小于10mm的铸件。

②白心可锻铸铁试样直径,应尽可能与铸件的主要壁厚相近。

③牌号KTH300-06适用于气密性零件。

表2.1-61 可锻铸铁的特性和用途

1.3.3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不仅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同时还保留了灰铸铁所具有的良好的加工性、铸造性以及生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它可以通过热处理使机械性能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和应用见表2.1-62~2.1-69。

表2.1-62 球墨铸铁的牌号和单铸试块的机械性能(摘自GB 1348-88)

表2.1-63 球墨铸铁单铸试块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值(摘自GB 1348—88)

注:①字母“L”表示该牌号在低温时的冲击值。

②球铁件机械性能以σb和δ两个指标作为验收依据。冲击试验只适用于上表所列牌号,并仅在需方要求时,ak值才作为验收依据。

表2.1-64 球墨铸铁各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当铸件质量≥2000kg,且壁厚在30~200mm范围时,一般采用附铸试块。

表2.1-65 球墨铸铁附铸试块的机械性能(摘自GB 1348-88)

注:牌号后面的字母A系表示该牌号在附铸试块上测定的机械性能,以区别表2.1-62的单铸试块测定的性能。

表2.1-66 球墨铸铁附铸试块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值(摘自GB 1348-88)

注:冲击试验仅适用于表列牌号,并只在需方要求时,ak值才作为验收依据

表2.1-67 球墨铸铁的特性和用途举例

注:①1kW=1.36HP;1atm=1.01325×105Pa

1.3.4 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的机械性能优于灰铸铁,低于球墨铸铁,但其导热性、抗热疲劳性和铸造性能均比球墨铸铁好,易于获得致密的铸件。蠕墨铸铁的性能及应用见表2.1—68、2.1-69。

表2.1-68 蠕墨铸铁的牌号和机械性能(摘自JB 4403-87)

表2.1-69 蠕墨铸铁的性能特点和应用举例

1.3.5 合金铸铁

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可获得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合金铸铁。常见的合金铸铁有以下几类:

①耐磨铸铁。见表2.1-70和2.1-71。冷硬铸铁、白口铸铁等均为较好的耐磨材料。为进一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其它性能,常加入Cr、Mn、Mo、V、Ti、P、B等合金元素,以形成耐磨性更高的合金耐磨铸铁。机床零件用耐磨铸件的分类、性能及应用举例见表2.1-72。

表2.1-70 冷硬铸铁①

注:①冷硬铸铁是利用局部加速冷却的方法来获得表层硬而内部软的铸铁,其特性是在不显着降低强度的情况下提高铸铁件的耐磨性。冷硬铸铁的表面硬度能达到HB=500~550左右。冷硬铁可用来制造犁铧、犁壁和铃薯收获机上的抖动链轮、导向滚轮以及其他升运器零件。白口表面适用于链轮与齿轮的齿部、圆犁刀套简,离合器,以及类似零件的摩擦表面。具有白硬刃口的优质铸铁犁铧,耐磨性能方面接近于淬火的钢犁铧。

表2.1-71 抗磨白口铸铁的牌号、化学成分及硬度(摘自GB 8263-87)

注:①牌号中,“DT”和“GT”分别是“低碳”和“高碳”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该牌号铸铁含碳量的高低。

②一般情况下,抗磨白口铸铁的化学成分不作为验收依据,而是以硬度作为验收依据。

③带“*”号的是淬火加回火态的硬度值。

表2.1-72 机床导件用耐磨铸铁的分类、性能及应用举例

②耐热铸铁。见表2.1-73。

表2.1-73 耐热铸铁的牌号、化学成分及室温机械性能(摘自GB 9437-88)

注:①允许用热处理方法达到上述性能。

②适用于工作温度在1100℃以下。

③适用于砂型铸造或导热性与砂型相仿的铸型中浇成的耐热铸铁件。

③耐蚀铸铁。这类铸铁有高硅、高铝及高铬耐蚀铸铁等很多种类,其中应用最广的是高硅耐蚀铸铁,其牌号,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应用举例见表2.1-74~2,1-76。

表2.1-74 高硅耐蚀铸铁的牌号、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摘自GB 8491-87)

注:①高硅耐蚀铸铁中S、P含量及R残留量均不得大于0.10%。

②高硅耐蚀铸铁以化学成分作为验收依据,机械性能一般不作为验收依据,但如有要求时,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表2.1-75 离硅耐蚀铸铁件的性能适用条件及应用举例(摘自GB 8491-87附录A)

(参考件)

表2.1-76 耐蚀铸铁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用途举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