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先生墓
书籍:中国行旅游手册贵州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贵州行》第155页(633字)
十八先生墓位于安龙县城西北角天榜山麓。
南明永历帝时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吴贞毓和张福禄、全为国、林青阳、张镌等18人合葬墓。清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永历六年,张献忠旧部孙可望将永历帝迎至今安龙县,在贵阳建造王宫,阴谋篡取永历帝位。永历帝与吴贞毓等密谋召李定国入朝护卫,结果事情败露,孙可望逼永历帝加害吴贞毓等人。顺治十一年(1654年)四月八日,吴贞毓、张福禄、全为国等18人被杀于天榜山下。两年后,李定国入卫安龙,为这十八人垒墓,并立碑建祠,题刻“十八先生成仁”以示纪念。墓冢高2.5米,直径约为5.5米,墓周以石砌护,墓前有四柱三门石牌坊,高约4米,上书“明十八先生墓”。墓地用围墙圈之,大门入口处墓道前有中高侧低三门式石牌坊,高约7米,门额上书“岿然千古”,两侧分别题刻“成仁”、“取义”等大字。墓后有祠堂、忠泉、虚舟、多节亭和碑林、摩崖题刻,多数为清乾隆以后凭吊的文人雅士题书。其中最可珍贵者是吴贞毓被害时所作诗,有“贼臣未斩身先殉,留取忠魂复国仇”之句。
几百年后参观者站在“十八先生墓”前,对几百年前纷纭繁复的历史也许无法做出孰是孰非的一语判断,但大多数参观者在“贼臣未斩身先殉,留取忠魂复国仇”的诗句前,还是能够感受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文人士大夫那股“仁、义、忠、勇”的精神品格和慨然之气。
上一篇:飞龙洞
下一篇:中国行旅游手册贵州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