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江西行》第84页(992字)
从景德镇向东,沿景婺公路行85公里可达古县婺源。
婺源县原属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商人们在外地挣钱,在家乡投资,故而当日的婺源,读书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素有“书乡”之誉。自宋至清有仕宦名人2665人,着作2180部,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和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是婺源的骄傲。婺源的明清建筑遍布全县,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乡民故居,应有尽有。这些建筑,有前堂后堂先后序列者,有数十户栋连片者,街巷由一式青石板铺成,以沱川、浙源、江湾、流头、思口、龙山、许村和清华等乡镇更为集中,此外尚有廊桥、路亭、门楼、店面、戏台等。
沱川乡埋坑村是明清建筑保护比较完整的村庄之一。“天官上卿府第”,系明末吏部尚书余懋衡接待娇客处。大门朝北、门坊浅刻楷书“天宫上卿”。前中后三堂,正堂三间二厢,既气派又古朴。“司马第“为清初兵部主事余维枢所居,坐西朝东,水磨青砖门面,旁有砖柱,单檐、鸱尾,檐下灵芝砖拱四个,花坊刻“司马第。三间两进,前进正厅三间两厢,半浅天井,上堂横梁三眼,雕梁以花卉及戏剧人物为主。前进后堂亦三间两厢,扣进三间二厢,也是雕梁画花。村中官厅,名“驾睦堂”,为明末曾为广州知府的余自怡奉旨修建,后改称“友松祠”,分正厅、余屋两部分,青砖五凤门楼,三重,中雕“双龙戏珠”。正厅五间,三面回廊,轩廊木质卷棚,深天井。又有“九世同居楼”,梁枋门窗之上精刻戏剧人物造型、龙凤松鹤、花卉鱼鸟等,技艺高超。
踏入婺源,满目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古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红鲤、绿茶、墨砚、白梨为世人所称颂。
特产:
龙尾砚产于婺源县龙尾山,由于婺源从唐代武德元年到宜和三年,一直属于歙州,所以过去称歙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