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民族出版社《中国历代民族法律典籍》第716页(8695字)

(雍正六年)冬十月丁亥,以鄂尔泰剿平广西八达寨逆苗,兼督云、贵、广西三省,发帑银十万犒滇、黔兵。

(《清史稿卷九·本纪第九·世宗本纪》,第325页)

西桂林府胜厅二堡,堡目各一。临桂十三堡,堡目十三。灵川五堡一隘,堡目五,隘长一。永宁州二镇,俍长二。永福十一堡,堡目十一。义宁五堡,堡目五。全州隘长六。以上各土兵,自二十四至二百九十二。灌阳俍兵最少,临桂最多。

柳州府雒容土舍一,堡目三。罗城十五堡,堡目十五。柳城二十一堡,堡目二十一。融县二堡,堡目二。以上土兵自十四至二百六十五。融县最少,雒容最多。

庆远府宜山堡目一。天河堡目一。河池州堡目一。思恩堡目一。东阑土州目一。永定土司一。永顺正副土司各一。土兵自三十二人至百十人,惟那地土州兵二百八十,南丹土州兵五百十二。土州又各分兵五十属德胜镇。又忻城土县兵三百,数为最多。

思恩府上林土舍、头目、总练三十八,兵五百七十五为多。土田州兵四百,阳万土州判兵三百次之。土上林县兵三十,武缘堡兵五十为少。

平乐府恭城凤皇堡队长六。贺县田总一,哨长三,队长十四。荔浦堡目二。修仁堡五。永安土舍二。以上土兵自六十五至三百十。荔浦最少,永安最多。

梧州府岑溪俍总很目。怀集耕总、哨长、耕兵、抚兵。二县兵皆逾三百。

浔州府桂平、平南、贵县皆俍兵,武宣为土勇、土兵,自三、四十至三百十四不等。

南宁府宣化土勇,隆安隘兵。横州俍兵,永淳俍兵、耕守兵。迁隆土侗兵。自三十至三百不等。

太平府龙州厅属下龙土司、两关、三卡、十四隘。明江厅属上石西州兵。崇善兵,安平土州兵。万承土州九甲兵,应调运粮,及六坊土兵。茗盈、全茗、龙英、佶伦、镇远、思陵等土州兵。土江州兵。土思州兵。下石西土州兵。上下冻土州兵。罗阳土县兵。上龙土巡检隘兵。以上兵四、五十至五百不等。余如都结土州头目三,兵十六为极少,土思州兵七百余,太平土州兵千余为最多。

镇安府府额土兵。小镇安厅土勇。天保兵。归顺州隘兵。湖润寨隘目兵。都康、上映两土州兵。下雷土州土勇。自三十至二百五十不等,惟向武土州土目二百二十,土兵额千二百,其最多者也。

郁林州北流俍兵。陆川俍目、俍兵。兴业俍兵。皆不过三、五十。

综广西土兵,盖万三千八百有奇。

(《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四·志第一百九·兵五》,第3972页-3974页)

广西南边,绵亘千余里,原设隘所百有九处,分卡六十六处,与越南之谅山、高平、宣光等处接壤。丛山密箐中,小径咸通。镇南关至龙州一路,地较宽平,为中越商旅通衢,东出太平、南宁,西出归顺、镇安之总汇。自龙州以东,下水直达梧、浔,有建瓴之势。历朝南藩向化,自清初至道光、咸丰间,惟于龙凭营所辖水陆各隘口,以戍兵及沿边土司协力防守。

同治十一年,令冯子材等就戍所之镇拣选各营,分布各隘,是为防军守边之始。迨法、越战事起,边氛日亟,征调频烦,兵无久驻之地。

光绪十二年,中、法款议既成,两广总督张之洞以镇南一关,钤辖中外,固属极冲之地,即镇南关之中后左右各路,亦须分兵设防。关以内之关南隘及凭祥土州为中路。自关以东,明江厅辖之由隘,宁明州辖之罗隘,思陵土州辖之爱店隘,上思州辖之百仑隘、剥机隘为东路。自关以西,龙州厅辖之平西关、水口关,下冻土州辖之布局隘、梗花隘,归顺州辖之频峒隘、龙邦隘,镇安厅辖之猛峒隘、剥淰隘、百怀大隘等为西路。以上各隘,咸增兵屯守。以十二营防镇南关中路,以四营防东路,六营防西路。其道路宽者,筑台置砲;路窄者,设卡浚濠;甚僻者,则掘断径路,禁阻往来。豫造地营。无事则操练,有警则征调赴援。广西提督由柳州移驻龙州,以控制边夷。而边境过长,贵能扼要。关前隘为谅山来路,罗隘为间道所通,归顺之龙邦隘,镇安之那坡隘,分扼牧、保乐夷寇来路,由隘当文渊之冲,即龙州后路,下冻土州通镇边声息,令驻边各将领,宜加严防。旋督臣张之洞以沿边之新太协、上思营、镇安协各营兵,或改勇补兵,或裁兵留勇,各就所宜,即分防之举,为并省之谋。十三年,复移驻镇、道各员,以资分任。

二十三年,谭锺麟因边境迤长凡千七百里,仅恃营汛,终嫌单薄,乃扼要建筑砲。原有防军二十营,以分防见少,每营止能抽拨二棚驻守砲台。二十六年,苏元春因南、太、泗、镇及上思、归顺四府二厅州皆为边地,勇丁数仅万人,凡三关百隘,沿边砲台,皆须防守。乃以新募调赴江南之五营,并抽调边军五营,合成十营,为剿办沿边游勇土匪之用。三十年,柯逢时令各州县增募勇丁八千余人,给以毛瑟后膛枪,以佐防军,并令各属劝民间多筑碉堡,藉御外侮。

三十一年,李经羲以广西沿边,全恃防军,近年边防大军,专驻龙州训练,而南、太、镇等郡,以迄滇边,无复边营踪迹,客军又撤回过半,乃酌增防营,募土着亲兵,就地防御。盖广西制兵,旧额六万二千余人,自同治四年以后,屡加裁汰,由制兵而趋重防军。法、越事起,于边地防军,尤为注重。至光绪季年,改练新军,非复防营规制矣。

(《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七·志第一百十二·兵八》,第4075页-4076页)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副榜贡生。顺治十八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初隶版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邻瑶岁来杀掠,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疏嵯引,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于成龙》,第10084页)

杨锡绂,字方来,江西清江人。雍正五年进士,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考选贵州道御史。十年,授广东肇罗道。肇庆濒海,藉围基卫田。岁亲莅修筑,终任无水患。乾隆元年,署广西布政使,寻实授。请禁州县以土产餽上官。六年,授广西巡抚。贵州土苗石金元为乱,焚永从县治。会贵州、湖广兵剿擒之。既而迁江土苗复为乱,谋犯思恩府。檄兵往捕,得其渠李尚彩及其党八十余。七年,奏言:“广西未行保甲。苗、僮虽殊种,多聚族而居,原有头人,略谙事体。请因其旧制,寓以稽覈。苗、瑶、伶、僮各就其俗为变通。”诏嘉之。寻又奏言:“设兵以卫民,乃反以累民:城守兵欺凌负贩,攫取薪蔬;塘汛兵驱役村庄,恣为饮博。臣于抚标访察惩治,请敕封疆大臣共相釐剔。”得旨允行。八年,梧州知府戴肇名餽人葠,诡其名曰“长生果”,却之,具以闻,上谕曰:“汝可谓不愧四知矣。”广西民有逃入安南者,捕得下诸狱,疏闻,上命重处,锡绂即杖杀之。上谕曰:“朕前批示,令其具谳明正典刑。乃锡绂误会,即毙杖下。此皆当死罪人,设使不应死者死,则死者不可复生矣。”下部议处。九年,授礼部侍郎。

(《清史稿卷三百八·列传第九十五·杨锡绂》,第10584页-10585页)

广西为西南边地。秦,桂林郡。汉,始安。唐,桂管。宋,静江府。元,静江路。明建广西省。瑶、僮多于汉人十倍,盘万山之中,踞三江之险。明时,因元之旧,多设土司,以资镇压。叛服不常,韩雍之定藤峡,王守仁之抚田州,沈希仪、俞大猷之战功,殷正茂、翁万达之成绩,仅得勘定。清朝,广西莠民四起,土司独安靖无事。鄂尔泰经略三省,革泗城土府岑映宸职,割江北地隶贵州。雍正六年八月,首讨思陵州之八达寨,扼其饷道,屯兵二三里外,量大砲所能及,渐轰进倡。贼窘急,斩土目颜光色兄弟以献,尚闭寨不出,遂为官兵所毁。八年,复檄讨思明土府所属之邓横寨,三路进攻,一鼓而克。于是远近土目争缴军器二万余。巡边所至,迎扈千里,三省边防皆定。

庆远府:秦,象郡。汉,交阯、日南二郡界。唐置粤州,天宝初,改龙水郡;乾元中,更宜州。宋升庆远军节度,咸淳初,改庆远府。元为庆远路。明仍改庆远府。清因之。

东兰土州,在府西南。宋置兰州,以韦氏世袭。元改东兰州。明因之。传至韦光祚,清顺治初,归附,予旧职,雍正七年,改设流官知州。

忻城土县,在府南。宋庆历间,隶宜州。元以莫保为八仙屯千户。明洪武初,设流官。后仍任土官,以莫氏世袭。传至莫猛,清顺治九年,归附,仍准袭职。

南丹土州,在府西北。宋开宝初,土官莫洪内附;元丰三年,置州,管辖诸蛮。明洪武初,莫金纳土。金叛被诛,以金子禄袭。传至莫自乾,清顺治九年,归附,仍准袭职。

那地土州,在府西。宋熙宁初,土人罗世念来降;崇宁间,遂置地、那二州,以罗氏世知地州。元仍之。明洪武元年,土官罗黄貌附,诏并那、地为一州,予印授,黄貌世袭,以流官吏目佐之。传至罗德寿,清顺治九年,归附,仍准世袭。

永顺正土司,在府西南。明设土司,弘治间,以邓文茂为之。传至邓世广,清顺治九年,归附,仍准世袭。

副土司。彭希圣,同。

永定土司,在府西南。明成化十二年,设土司,以韦万秀为之。传至韦盛春,清顺治九年,归附,仍准世袭。

思恩府:古百粤。汉属交阯。唐天宝元年,改为横山郡。元置田州路军民总管府。明正统五年,升为思恩府。弘治末,改流官,清因之。

上林土县,在府西南二百七里。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明洪武二年,以黄嵩为土知县,仍属田州;嘉靖初,改隶思恩军民府,佐以流官典史。传至黄国安,清初,归附,仍袭旧职。

白山土司,在府东北。宋皇祐间,随狄青有功,世袭土舍。明嘉靖七年,以王受明为白山土巡检。传至王如纶,清初,归附,仍袭旧职。

兴隆土司,在府东北八十里。明嘉靖七年,以韦贵为土巡检。传至韦万安,清顺治十七年,归附,仍准世袭。

那马土司,在府西北九十里。明嘉靖七年,以黄理为土巡检。传至黄天伦,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定罗土司,在府西一百四十里。明嘉靖七年,以徐伍为土巡检。传至徐朝佐,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旧城土司,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明嘉靖七年,以黄集为土巡检。传至黄世勋,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下旺土司,在府西二百十里。明嘉靖七年,以韦良保为土巡检。传至韦际弦,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安定土司,在府北。明嘉靖七年,以潘良为土巡检。传至潘应璧,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都阳土司,在府西北六百里。明嘉靖七年,以黄留为土巡检。传至黄宏会,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古零土司,在府东。明嘉靖七年,以覃益为土巡检。子文显,征大藤峡有功,加千总。传至覃恩锡,清初,归附,仍准世袭。

田州土州,在府西四百五十里。唐天宝元年,横山郡。乾元元年,改为田州。宋属横山寨。元置田州路军民总管府。明改田州府,寻复为州。嘉靖九年,以岑芝主田州。传至岑汉贵,清顺治初,归附,仍准世袭。近改百色直隶厅,置流官。

归顺州,旧为峒。元隶镇安路。明因之。弘治年间,升为州,以岑瑛为知州,世袭,改隶思恩府。传至岑继纲,清顺治初,归附,仍予旧职。雍正七年,改隶镇安府。八年,巡抚金鉷以土司岑佐不法状题参,革职改流。

泗城府:古百粤地。宋置泗城州。元属田州路。明隶思恩府。洪武初,以岑善忠为知府,世袭。传至岑继禄,清顺治十五年,归附,随征滇、黔有功,改为泗城军民府。继禄死,子齐岱袭。齐岱传子映宸。雍正五年,映宸以罪参革,改设流官。

下雷州。元属镇安路。明初,降为峒。万历三十二年,许应珪以军功复职。传至许文明,清顺治初,归附,仍袭旧职。

向武州。宋置,隶横山寨。元隶田州路。明初,以黄世威为知州。传至黄嘉正,清顺治初,归附,仍袭旧职。

都康州。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路。明隶思恩府,以冯斌为知州。传至冯太乙,清顺治九年,归附,仍袭旧职。

南宁府:唐邕州也。元,邕州路,泰定中,改南宁路。明置南宁卫,后改府。清因之。

果化土州。宋置。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授土官赵荣为知州。弘治中,改隶南宁。传至赵国鼎,清初,率众归附,仍袭旧职。

归德土州,在府西。其先黄氏。宋征交阯有功,建归德州。明洪武二年,以黄隍城为知州。传至黄道,清初,归附,仍袭世职。

忠州土州,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宋置。明洪武二年,以黄威庆为土知州。传至黄光圣,清顺治初,归附,仍予世职。

迁隆峒,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明洪武元年,以黄威鋆为土官,以失印废为峒,降巡检。传至黄元吉,清初,归附,仍予世职。

太平府:汉属交阯。唐为羁縻州。宋平岭南,置五寨,一曰太平,领州县。元置太平路。明洪武二年,改为太平府。清因之。

太平州,在府西北。明洪武二年,以李以忠为知州。传至李开锦,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镇远州,在府东北。旧名古陇。宋置州。元隶太平路。明亦属太平路。明初,以赵昂升为知州。传至赵秉义,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茗盈州,在府北。宋置。元属太平路。明初,以李铁钉为知州。传至李应芳,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安平州,旧名安山,在府西北。唐置波州。宋设安平州。元隶太平路。明洪武初,以李郭祐为知州,使守交阯各隘。传至李长亨,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准世袭。

万承州,在府东北,旧名万阳。唐置万承、万形二州。宋省万形隶太平寨。元属太平路。明洪武初,以许郭安为知州。传至许嘉镇,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全茗州,在府北,旧名连冈。宋置,隶邕州。元属太平路。明洪武初,以许添庆为知州,给印。传至许家麟,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结安州,在府东北,旧名营周。宋置结安峒。元改州,属太平路。明洪武元年,以张仕荣为知州。传至张邦兴,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职。

龙英州,在府北,旧名英山。宋为峒。元改州,属太平路。明洪武二十二年,以赵世贤为知州,给印。传至赵荫昌,为族人继祖所杀。清顺治十六年,归附,诛继祖。荫昌无子,以邦显子廷耀袭。

佶伦州,在府东北,旧名邦兜。宋置安峒,隶太平寨。元改州,属太平路。明洪武二年,以冯万杰为知州。传至冯嘉猷,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都结州,在府东北。元属太平路。明洪武三年,以农武高为知州。传至农廷封,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上下冻州,在府西。宋置冻州。元分冻州为上冻、下冻二州。明隶太平府,洪武元年,以赵帖从为知州。传至赵长亨,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恩城州,在府西北。唐置。宋分上下恩城二州。元属太平路。至正间并为一。明洪武元年,以赵雄杰为知州。传至赵贵炫,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罗阳土县,在府东,旧名福利。宋置,隶迁隆寨。元属太平路。明隶太平府,明初,以黄宣为知县。传至黄启祥,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思陵州。宋置州,隶永平寨。元属思明路。明初,省入思明府,后复建,仍隶太平府;洪武二十一年,以韦延寿为知州。传至韦懋选,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思明州。唐置,属邕州。宋隶太平寨。元改思明路。明为府,洪武元年,以黄忽都为知府。传至黄戴乾,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旧职。黄观珠袭。以安马、洞郎等五十村改流,隶南宁。明降府为州,移治伯江哨。雍正十年,五十村目怨观珠,杀观珠嬖人,欲因以谋不靖。太平知府屠嘉正、新太协副将崔善元安定之。观珠以罪参革,改流。又思明州与思明府本两地,土官亦黄姓,于康熙五十八年改流。

下石西州,在府西二百十里。宋闭鸿为知州。明初,仍给世袭。传至闭承恩,清初,归附,仍袭旧职。

上石西州。明崇祯间,并入本府。清雍正十二年,改隶明江同知。

上龙司。汉属交阯。唐置龙州。宋隶邕州。元大德中,改为万户府。明初,属太平。洪武八年,改直隶州,寻改隶太平。以土官赵帖坚袭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其后事具明史。传至赵有泾,为庶兄有涛所杀。有泾子国梁愬父冤,有涛逃入交阯。清平广西,更名赵禄奇,自交阯逃回归附,仍予旧职。死,传子廷楠。时国梁父冤既白,应袭,而廷楠拒之;国梁复出奔,适云南煽动,遂率贼兵破州城,杀廷楠。未几扑灭。而廷楠无子,乃以庶支赵元基孙国桓袭。传子殿灴,雍正三年,以贪残参革,析其地为上龙司、下龙司;改设两巡检,以走升为上龙司巡检,赵墉为下龙司巡检。七年赵墉以贪劣为巡抚金鉷题参,以地归平通判兼摄。后改龙州厅。

凭祥州。宋为凭祥峒,属永平寨。元隶思明路。明洪武初,李升内附,置凭祥镇。永乐二年,置县;成化八年,升州,以升孙李广宁为知州。时又属安南,仍归明,属太平府。传至李维藩,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予世袭。

江州。宋置,属古万寨。元隶思明路。明因之,洪武初,以黄威庆为知州。传至黄廷杰,清顺治十六年,归附,仍袭旧职。

镇安府:在省西。宋时于镇安峒建右江军民宣抚司。元改镇安路。明洪武元年,改府,授土官岑天保为知府。清顺治间,土官故绝,沈文崇叛据其地;十八年,发兵扑灭之。康熙二年,改置流官通判。雍正十年,改知府。

都康州。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三十二年,复置州。永乐初,以冯斌为知州,隶思恩府。传至冯太一,清顺治九年,归附,袭旧职。雍正七年,镇安设府,改隶镇安。

上映峒。宋置州。明初,废为峒,以许尚爵袭。传至许国泰,清顺治初,归附,仍予旧职。

湖润寨。宋时置州。明初,废州为寨,降巡检司。传至宗熙,清顺治九年,归附,仍给巡检司印,世袭。

(《清史稿卷五百十六·列传第三百三·土司五》,第14293页-14302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