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民族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3》第300页(3850字)
1.13 西南财经委员会于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中旬召开西南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三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确定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具体方针和任务。 (《新闻稿》53.1.14.P.315)
1.20-3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乌兰浩特召开全区林业会议,讨论林业建设问题。会议总结了一九五二年的全区森林经营工作,通过了营造防护林带的十年规划。 (《内蒙古日报》53.2.11.①)
2.11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一月中旬召开首届农业爱国丰产模范代表会议,表彰评选出的三十一名农业爱国丰产模范。 (《新闻稿》53.2.12.P.286)
3.18 西南地区各级人民政府为发展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分别在西康、云南、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三十多个国营农场,在民族杂居区建立了九十多个国营农场。 (《新闻稿》53.3.19.P.543)
3.21 西藏军区的兽医工作人员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派到西藏的兽医工作者,于一月间在拉萨市建成一所家畜诊疗所,免费为藏族人民的家畜防治疾病。 (《新闻稿》53.3.22.P.611)
4.4 一九五一年以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改变当地各族农民过去用木制农具生产的状况,供应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铁制农具达九万五千七百多件。 (《新闻稿》53.4.5.P.121》
4.10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甘孜、巴塘、九龙等十二个县建立了农业技术指导联络站,发放给巴塘、九龙、乡城、雅江等县藏民三千九百多斤茶籽,帮助藏民发展农副业生产。 (《新闻稿》53.4.11.P.263-264)
4.26 新疆第一座现代化灌溉工程——红雁池蓄水库(蓄水五千万立方米)完工放水。 (《人民日报》53.6.10.②)
5.4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总灌溉水利工程动工。 (《新闻稿》53.5.6.P.132)
5.5 西康藏族自治区于四月间在康定地区建成一个全部使用新式马拉农具的农场——西康省国营新都桥农场。 (《新闻稿》53.5.6.P.132)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乐东县航空、朝白两个水库工程先后竣工。(注:航空水库是广东省最大的一座水库) (《新闻稿》53.5.6.P.133)
5.11-21 中南财经委员会和民委联合召开首届少数民族财经工作会议。会议检查了民族地区三年来的财经工作,对少数民族人民的迫切要求,重点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新闻稿》53.5.26.P.701-702)
5.12 西北行政委员会和甘肃、宁夏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甘宁边界工作团,前往甘、宁边境帮助蒙汉人民发展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新闻稿》53.5.15.P.389)
5.17 内蒙古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那吉屯机械农场建成。 (《新闻稿》53.5.18.P.489)
5.24 新疆省水利局在天山南北十二条内陆河设立十四个水文站,测量和收集各条河流的水文情况,为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提供资料。 (《新闻稿》53.5.25.P.690)
5.27 西藏第一个农业试验场在拉萨建成。 (《人民日报》53.5.27.③)
5.30 新疆省吐鲁番县第一条引用天山雪水的水渠——人民渠开始放水。 (《新闻稿》53.6.10.P.241)
6.3 云南省思茅县国营农场建成。 (《新闻稿》53.6.4.P.80)
6.6 云南保山专区大盈江防洪工程于五月底竣工。 (《新闻稿》53.6.7.P.167)
6.13 新疆省人民政府在吐鲁番设立了一个示范性园艺场,帮助当地各族农民发展园艺作物生产。 (《新闻稿》53.6.14.P.352)
6.17 西南地区发放价值四百多亿元(旧币)的铁制农具,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 (《人民日报》53.6.17.②)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本月上旬在康定、甘孜、邓柯、理塘等县建成了四个畜牧兽医防治站。 (《新闻稿》53.6.18.P.464)
6.21 云南省财经委员会边疆经济工作团,结束了在西双版纳、澜沧、卡佤(阿佤)山等自治区和县的二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情况调查研究工作。 (《新闻稿》53.6.22.P.581)
6.24 桂西僮(壮)族自治区的邕宁、百色、宜山等十个县建立了农业技术指导站。 (《新闻稿》53.6.24.P.641)
7.1 中共玉树地委和人民政府抽调七十四名干部深入牧区帐房,帮助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 (《新闻稿》53.7.2.P.37)
7.12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区新建的绵羊药浴池开放。 (《新闻稿》53.7.24.P.638)
7.14内蒙古自治区和绥远省的农业区各旗、县,先后建立了四十九个农业技术指导站。 (《新闻稿》53.7.15.P.394)
7.19 莫力达瓦旗五月间召开全旗手工业会议,讨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经济建设中手工业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日报》53.7.19.①)
8.3 贵州省人民政府自四月到七月发放给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的七十二个县无偿农具二十五万五千多件。 (《新闻稿》53.8.4.P.101)
8.16 绥远省人民政府在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分别建立了草原工作站。 (《新闻稿》53.8.17.P.500-501)
8.22 宁夏省秦渠改建工程最近基本竣工。秦渠改建后可扩大灌溉面积十九万亩。 (《新闻稿》53.8.23.P.725)
9.10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七月间召开了牧区工作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包尔汉传达的中央民委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总结报告》精神和张邦英作的关于牧区工作的报告,检查了牧区工作及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确定以发展和繁荣畜牧业经济为中心任务。 (《人民日报》53.9.11.①)
11.23 青海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东原渠水利工程竣工放水。 (《新闻稿》53.12.3.P.79)
11.25 蒙绥地区的呼纳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等地,增建了五个牧场。 (《新闻稿》53.11.26.P.931)
11.26-2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茶农棉农代表会议,讨论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当地茶、棉生产问题。 (《新闻稿》53.12.15.P.497)
12.8-18 中共中央西南局农村工作部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农林水利局召开西南山区生产座谈会,就党在过渡时期如何领导和改造山区农业生产提出了意见。 (《新闻稿》53.12.26.P.925)
12.10 桂西僮(壮)族自治区建立一年来,发放了救济款及贷款二千二百八十亿元(旧币),帮助各族农民购买耕牛十万多头,各种农具六十多万件,肥料二千一百万余斤和大量种籽等。 (《新闻稿》53.12.11.P.362)
12.16 中共临夏地委于十一月间举办农业技术训练班,帮助回、汉、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的基层干部和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新闻稿》53.12.16.P.532)
12.17 西藏军区先后在拉萨、日喀则、昌都、波密、丁青、江孜、曲水、帕里等地建立了兽疫防治机构,帮助牧民防治兽疫。 (《新闻稿》53.12.18.P.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