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412页(1409字)
【生卒】:456—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
传说陶弘景的母亲曾梦见一条青龙从怀中飞出,正在这时,两天人手执香炉出现在她的面前,后有娠,生弘景,所以陶弘景幼年有“异操”。十岁,陶弘景就沉迷于葛洪的《神仙传》,有养生之志。
陶弘景年轻时才貌双全。“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梁书·处士·陶弘景》,下引文同此),读书破万卷,善于琴技,草、隶书功底很深,才华横溢,未到二十岁,就作了诸王的侍读。
永明十年(492年)上表辞官,皇帝允许并赐束帛。
公卿们都来送行,规模很大。《梁书·处士·陶弘景》是这样记载的:“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已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从此陶弘景便隐居到句容的句曲山(今江苏句容茅山),自立馆舍,起名为“华阳隐居”。在这里,接受了孙游岳的符图经法。他游历名山大川,寻访仙药,自得其乐。
当时的东阳郡守沈约很欣赏他的才华及志向,曾几次写信邀请从政,但他初衷不改。
永元年初(499年),陶家筑起三层楼,陶弘景住在最上面一层,与世间更是隔绝,只有一家僮在身旁侍候。他喜好风吹松树的声响,每听到这种响声,心中激动不已;又经常独自一人游览泉石,被当时人称为“仙人”,可见陶弘景过的完全是隐士的生活。
萧梁代齐时,他进献图谶,得到梁武帝的宠爱,从此书信往来不绝。武帝每次收到他的书信都烧香敬拜,但陶弘景始终没有为宦之心。梁武帝每遇国家大事,无不前去咨询,故有“山中宰相”之称。
天监四年(505年),他从句曲山移居到金东涧,当时已“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曾到鄮县阿育王塔接受佛家五大戒。
大同二年(536年)陶弘景病逝,享年85岁,谥为贞白先生。
其遗嘱中交代自己死后要薄葬,弟子们从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陶弘景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他隐居到句曲山,一心着述,珍惜时间,老而弥笃。他知识面很广,通晓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圆产物,医术本草。
着有《帝代年历》、《学苑》、《孝经集注》、《论语集注》、《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要》、《玉匮记》、《七曜新旧木疏》、《占候》、《百丹法式》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其中,《神农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的天然属性为标准的新分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除着述外,他还亲自实践书本知识,制造浑天象以观测天象。
他对道教颇有研究,着有《真诰》和《真灵位业图》,均是道教经典着作。
他还谙熟炼丹、冶锻技术,首次记述了生铁与熟铁合炼的先进技术。他对夏朝至萧梁的各种刀剑进行研究,着有《古今刀剑录》。
现有的《鬼谷子》注本属陶弘景注,可见陶弘景对《鬼谷子》一书有深入的研究。我们文中的“旧注”,即指陶弘景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