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禅宗词典》第507页(779字)
①位于山西省朔县城内东街北侧。创建于唐麟德二年(665)。辽代曾作为林太师尉署,故亦称“林衙院”。辽统和(983-1011)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题额“崇福禅寺”。清乾隆(1736-1795)年间改名“崇福寺”。建筑规模宏伟壮丽,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现存山门、观音殿、弥陀殿、地藏殿、文殊殿、藏经阁、钟鼓楼。藏经殿位于诸殿之前,为一般寺庙布局所罕见。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雄伟壮观,是现存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殿内塑像壁画保存完好。②位于江西省上高县城西35公里九峰山中。又名“九峰寺”。唐乾宁(894-898)年间,南平王钟传捐宅为寺,唐昭宗赐额“宏济”。天复(901-904)中改名“崇福禅林”,为曹洞宗大道场。寺至今保存完好,占地约1000平方米,殿宇前后两进,两侧为厢房。正门匾额书“崇福禅林”四个大字。寺周风景秀丽,九峰叠翠。香炉峰立于寺前,观音泉冬暖夏凉。③位于浙江省临安县。后晋开运三年(946),明义智厚禅师创建宝寿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崇福禅寺”。大观(1107-1110)年间毁,绍兴(1131-1162)年间重建。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十六年(1383)又重建,后立为丛林。清雍正十二年(1734)整修,颇具规模,为临济宗祖庭之一。嘉庆六年(1801),朱文藻、释真源编成《崇福寺志》。④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岭下,距城约8公里。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原名“崇福院”,规模较小,后毁废。明末清初重建,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时,始具规模,后逐渐发展成为梵宫林立、殿宇巍峨的大寺院,至清末成为福州五大禅刹之一。现存建筑多为清光绪(1875-1908)年间重建。崇福寺位于象峰之麓,山峦环抱,松柏参天,清涧溪流绕寺而过,环境十分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