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127页(1166字)
【着者】:
爱德华·卡德尔着。卡德尔(1910-1979),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最主要的理论建树者。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1972年出版。基本内容是:(一)从理论上阐述了南斯拉夫社会所有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1948年,前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的关系恶化后,南斯拉夫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国家所有制。但在很长的时间内,由于受斯大林理论的影响,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公有制的理解上都存在一种简单化的倾向,把国有制等同于公有制。书中认为,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它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能够起到开且确实起了革命的作用。但是它本身孕育着这样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者仍然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获得对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权。这一矛盾会带来消极的后果:直接生产者实际上是国家的雇佣劳动者,不能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会造成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脱离,产生官僚主义。主张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区别于国家所有制和私有制,就在于它既不属国家所有,也不属私人所有,而是属于一切从事劳动的人所有,这是作为劳动者和创造者从事劳动和获得自由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实行社会所有制的形式,就是工人自治。作者首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不是目的,也不是社会改革家们的理性构思,而是发展生产力的工具。这些论述,在理论上冲破了传统的斯大林教条,为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对当今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有一定参考意义。(二)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设想,为70年代以来实行联合劳动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作者在自己的社会所有制理论指导下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自治理论。所谓自治理论,就是劳动者直接管理和分配劳动成果,实行企业自治和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营管理体制。工人委员会是企业的基本管理机构,企业在供、产、销、人、财、物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社会计划通过社会机关同企业之间签订的社会契约和自治协议来制定,但各级社会计划都不具有指令性,只起指导作用。基本上是计划适应市场,服从市场。(三)提出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新设想,企业可以自行确定积累和个人消费的比例,对于个人消费部分的分配实行两方面的办法:首先要保证全体劳动者能够得到法定的最低个人收入,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多余的部分以个人的劳动成果对实现企业的收入所作的贡献为依据(而不是按实际消耗的劳动)来分配。这就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提出了按市场分配收入和按劳动分配收入相统一的双重模式。卡德尔的经济思想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缺陷。长期以来南斯拉夫存在的宏观失控、通货膨胀等问题,不能不说与他理论上的缺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