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窦娥冤》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39页(982字)

【着者】: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杂剧剧本。关汉卿着。关汉卿,中国元代戏剧家,一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写有杂剧60余种。他的剧作揭露社会黑暗,关心民生疾苦,表达了人民的理想。《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着名悲剧,也是关汉卿的代表剧作。剧情是这样的:窦娥是一个穷苦书生的女儿,3岁丧母,7岁时被父亲抵偿债务,送到蔡婆家当童养媳。

17岁那年窦娥与蔡婆的儿子结婚,不到两年,夫死寡居,和婆婆相依为命。地痞张驴儿父子,心生歹念,威逼窦娥婆媳嫁给他们两人,窦娥坚贞不从,张驴儿在汤里暗下毒药,企图将蔡婆药死,再胁迫窦娥为妻。

谁知他的父亲错喝汤汁,一命身亡。张驴儿诬告窦娥谋杀人命,被昏官桃杌判处死刑。

窦娥满腹冤屈,呼天抢地,对黑暗社会发出了血泪的控拆。临刑之前,她发下三桩誓愿,昭示冤屈:一要血飞白练,二要六月飞雪,三要三年大旱。

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誓愿一一得到应验。死后的窦娥灵魂念念不忘报仇雪恨,她托梦给已经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父亲,请求代她申冤报仇。窦娥的父亲视察刑狱,严惩了恶棍和贪官,多年的冤案,最终得到昭雪。本剧以元代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弱女子窦娥含冤被斩的悲剧,深刻地暴露了元朝社会黑暗的现实,歌颂了被压迫人民不屈不挠的复仇斗争精神。通过窦娥从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发展,成功地塑造了窦娥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深受社会压迫,饱含苦难经历的妇女典型,因此窦娥的悲剧具有深刻而普遍的社会意义。作品揭示的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源是社会腐败、官吏昏庸和流氓横行,窦娥的悲剧是广大劳苦群众苦难生活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时代悲剧的反映。这部剧作充分显示了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

《窦娥冤》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先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临刑三愿和鬼魂复仇的安排,体现了正义斗争的强大力量,加强了悲剧氛围,突出了窦娥的反抗性格,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

其次,在戏剧情节的设置上,矛盾冲突迭起,环环相套,扣人心弦,有着强烈的戏剧效果。关汉卿以《窦娥冤》等一批优秀作品,奠定了杂剧艺术的基础,成为我国杂剧艺术的创始人。

王国维在《宋代戏曲考》中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无人第一。”他认为《窦娥冤》“即使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正是如此,关汉卿成为世界性纪念的文化名人之一。

上一篇:《西厢记》 下一篇:青年读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