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00页(818字)
文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摄影艺术的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侧重研究与摄影艺术有关的各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摄影自问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至20世纪中叶,随着摄影器材的进步,摄影艺术开始有了广泛运用,人们的审美视野也因摄影艺术的特殊魅力而逐步扩大。在众多摄影艺术家的积极推动下,摄影艺术一反“写真”、“纪实”、“瞬间”等要求的束缚,开始并推进了抽象、浪漫、抒情、有意识的创作,在摄影中注入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情绪,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反映现实美,借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受。随着表现手法上的重大突破,摄影艺术家主体审美意识对作品的强烈参与,摄影艺术终于被美学家们所承认,摄影心理学也开始发展起来。一般说来,它的研究范围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①摄影创作的心理研究。包括摄影创作所必需的心理要素,摄影过程中的基本心理机制,摄影创作中各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摄影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情感、想象、直觉、潜意识、下意识在摄影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反映与表现问题等等。②摄影作品中的心理现象研究。包括心理表现在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摄影作品中心理表现方式、不同层次,摄影艺术物化手段与心理的关系,如影调与心理、节律与心理、质感与心理、具象与心理、抽象与心理等等。③摄影家的心理研究。包括研究摄影家心理的必要性、心理因素在摄影家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摄影家的心理类型,摄影家与其他门类艺术家心理的异同,摄影家心理与艺术流派等等。④摄影鉴赏心理研究。包括摄影鉴赏的心理机制,摄影鉴赏所必要的心理因素,摄影鉴赏与其他艺术鉴赏的异同,摄影鉴赏所必要的其他人格条件(如知识、经验、修养、思想等),摄影鉴赏的过程、效果,等等。摄影心理学还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在中国当代刚刚起步,王振民的《摄影审美心理学》(1987),可视为代表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