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12页(742字)

又称皮亚杰学派。

以瑞士学者皮亚杰为代表的以研究认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中期。

其基本理论为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所谓认知,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西方心理学把认知释为人的某种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想象、记忆、思维等。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现代西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认知结构也是递进的和多层次的,并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当婴儿第一次注视他周围的环境时,这个环境对他来说是模糊、混沌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层次的提高,儿童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他们逐渐能对周围的环境加以识别,并且在头脑里形成一定图式(即“认知图式”),进而使之发展成为一种初步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帮助他应付当前环境的变化。发展到成人阶段后,人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种抽象的、逻辑运算的认识结构,它成为人们认识和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基本手段之一。

当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就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这个认识结构中,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以适应、顺应新事物。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克服了洛克的机械主义的“白板”说和康德的先验主义的“共通感”的不足,辩证地说明人的认知结构是认识主体与认知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建构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为学术界普遍接受。

对于解释艺术欣赏活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也有较强的说服力。无论是欣赏者的初级的艺术感觉知觉能力,还是欣赏者的高级的艺术抽象洞察能力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地与艺术对象接触中逐步建构而成、逐步深化提高的。

艺术接受者的认知个性差异会导致艺术认知方式的不同;艺术接受者的认知水平高低则会导致艺术认知程度深浅的不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