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辜鸿铭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857页(747字)

近代主张“东学西渐”的代表人物之一。名汤生。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来西亚槟榔屿。槟榔屿首任华人领袖(“甲必丹”)辜礼欢的曾孙。10岁赴英格兰读书。1877年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不久又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土木工程科。1880年返槟榔屿,曾在新加坡海峡英国殖民政府任职。后受马建忠影响,回到中国弃西服革履,穿长袍马褂,蓄长发留辫,闭门专攻中国古籍。1885年(光绪十一年)曾入张之洞幕,并曾参与《辛丑条约》、《中外互保章程》签订的交涉工作。1908年起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官员。清政府曾赐赏“科进士”功名。1910年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辛亥革命后,表示效忠清王朝,脱离公职。五四时期,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规范,反对文学革命。曾在日本、台湾系统讲学,宣传儒学。是当时主张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倡“东学西渐”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认为西方文明“流弊无穷”,而中国传统与“周孔之道”却能“补救西方文明之弊”。曾将“四书”等译为英文,又以英文撰着《中国人的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名分大义》)等在西方出版,给欧美各国文化界以强大震撼。德国着名汉学家卫礼贤曾将其着作译为德文,予哥根大学新康德学派以极深的影响。其在日本与台湾的讲演录,在日本引起轰动,且被译成德文(书名为《怒吼之声》),德国文化界还组织辜鸿铭俱乐部、辜鸿铭研究会,掀起研究辜学高潮。与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有通信联系,托尔斯泰关于孔子的“恕道”是尊重一切人的观点,即来自辜鸿铭。西方学者认为,斯宾格勒《西方的末落》一书的许多观点亦深受辜的影响。辜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西文化交流曾产生积极影响,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在西方世界受到欢迎的着名学者。

上一篇:蒋廷黻 下一篇:中外关系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