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炮台
书籍:中外关系史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9 04:30:1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265页(418字)
虎门所建诸海防炮台之总称。
虎门为珠江主要出海口之一,是广州临海的门户。17世纪末起,中国对外贸易大半由厦门、宁波转至广州。外国商船来华贸易,均先停泊虎门口外办理手续后,方可开进广州。
但外商常以兵船护航闯进珠江。
故自康熙帝起,为加强海防,即在虎门两岸及海口岛屿陆续兴建一批炮台,不许外国兵船进入虎门。虎门炮台有3重门户:第一重以沙角、大角两炮台把守;第二重以南山威远、靖远、镇远、横档等处炮台把守;第三重以大虎等炮台把守。
全部广州海防由水师提督负责,提督镇守在虎门。各重门户设有总兵和副将。
鸦片战争前夕,整个虎门总计有11座炮台,330门火炮。林则徐、邓廷桢等为禁止鸦片进口,又增建炮台1座,添设5000斤至9000斤重的新式大炮200多门,又在第二重门户外安装两道木排铁链等。琦善继任两广总督后,各炮台设施多被废弃,英、法侵略者也多次加以破坏。以后侵略者可以自由进出虎门,海防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