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心学
书籍:文献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西教育出版社《文献学辞典》第521页(426字)
明代思想学派。因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原是两宋理学中以陆九渊为首的主观唯心主义派别,明代得到极大的发展。明前期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1428-1500)主要解决了理学中心理为二的矛盾,成为明代心学的开始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1472-1528)完成了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氏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宇宙观,认为世界的一切均是“吾心”的外化,心是万物主宰,也是万物运动的动力。他坚持“致良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倡导“知行合一”。王氏后学分化为许多派别。明代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在否定传统束缚、活跃人们思想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它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先进分子也从中得到启发。其消极部分则被作为宣传主观唯心论,强调封建伦纲的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福建人民,1984)